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二十六章 臺灣方略

在內閣官署內,劉衍站在《皇明寰宇輿圖》前,正大聲對內閣眾人陳述著:

“臺灣各地現在主要分佈著名為高山族的部落,原本就與我漢家頗為密切,自我大明嘉靖朝之後便始有大量的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墾臺灣,最終形成以漢民為主體的社會……”

“臺灣在南宋時屬福建路;自蒙元開始,便在澎湖設巡檢司,分管臺灣事務;如今臺灣已經被荷蘭人侵佔……”

“臺灣一名源於居於今臺南安平的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臺窩灣”社的社名,意為濱海之地,並取全稱中的“臺”字作為簡稱。直到萬曆年間,朝廷才正式啟用“臺灣”一詞。”

“臺灣的名稱幾經變換,春秋之時稱臺灣為“島夷”;秦朝稱“瀛洲”;三國時期稱“夷洲”;隋朝至蒙元稱“流求”。而國朝立國以後民間對臺灣的稱呼也很多,如“雞籠”(指臺灣北部)、“北港”(臺灣西部沿海的通稱)、“大員”、“臺員”、“臺窩灣”(指今臺南安平地區附近)……”

說到這裡,劉衍的語氣中開始夾雜著怒火:“而現在,葡萄牙人稱臺灣為“福爾摩沙”,意為“美麗之島”。不錯,臺灣的確是美麗的島嶼,但卻不是西夷的,而是我華夏的!”

劉衍的手重重的拍打在輿圖上臺灣島的位置,對眾人說道:“天啟四年(1624年)荷蘭人所謂的東印度公司為建立與國朝、日本貿易的據點,開始大舉侵入臺灣島南部。天啟六年(1626年)至崇禎十五年(1642年),西班牙人也曾出兵侵佔北臺灣,不過西班牙人與荷蘭人發生衝突,後被荷蘭人驅逐。”

“算算時間,到現在荷蘭人已經盤踞臺灣整整三十八年,並且在臺灣南部修築了熱蘭遮城和普羅民遮城(今赤嵌樓)作為其勢力的中心。荷蘭人實行強制統治,把臺灣南部的土地據為已有,強迫百姓繳納各種租稅,掠奪臺灣的米、糖,將其收購的生絲、糖和瓷器經臺灣轉口運往各國,牟取高額利潤……”

此時劉衍所說的,有些是軍情部和鄭芝龍提供的情報,有些則是自己結合後世所知敘述出來的,眾人聞言都是怒不可遏,甚至就連民政部尚書趙民這等溫和性子,都大聲怒吼著要立即出兵臺灣。

而鄭芝龍和吳國金則是在心中暗暗感嘆:“閣老的手段層出不窮,竟然還知曉我所不知的情報!”

劉衍的目光掃過眾人,說道:“諸位所言在理,對於臺灣,國朝不能坐等荷蘭人以及其餘歐人的艦隊趕到再去理會,而是要先發制人,這便是國朝的對臺方略!”

劉衍說完,便對著陳新甲點了點頭,早在半月之前,劉衍便已經命陳新甲制定對臺的作戰方略。只是當時在劉衍的考量中,並沒有確定何時對臺動手,制定作戰方略也只是準備不時之需罷了。

此時陳新甲率領參謀部制定的方略終於派上用場,只見陳新甲起身走到輿圖旁邊,先是對劉衍行禮,然後才對眾人說道:“閣老、諸位!在閣老的指導下,經過參謀部的謀劃,準備以東南都督府都督鄭成功為主帥,指揮東南都督府所部兵馬,以及東洋艦隊,發動收復臺灣島的戰事!”

當然,陳新甲所說的只是總體的方略,參謀部還制定了詳細的兵力調動、補給運輸、民夫招募等各種細則,此時已經有參謀部的侍郎上前,為眾人遞上詳細的作戰方略。

國防部尚書田輝敘說道:“東南都督府的兵力應該是足夠了,有國防軍第十五軍,以及駐防軍數個營的兵力,再加上已經大部完成改革的東洋艦隊助陣,收復臺灣不成問題。”

“目前的問題,就是駐守在臺灣島的荷蘭人軍力如何,我軍收復臺灣要付出多少傷亡。”

吳國金說道:“目前軍情部在臺灣島的情報網路很薄弱,透過各方渠道,也只能大概的探查到荷蘭人在臺灣駐守兩千到四千人的軍隊,另外還有一萬多從臺灣各處徵召的僕從軍。”

“就這麼點人?”

田輝敘笑著說道:“如果只有這麼點兵力,那此戰可以說是我軍打過最輕鬆的戰事了。”

這時,鄭芝龍站出來說道:“田尚書可不要掉以輕心,此戰是我軍第一次直面歐人作戰。荷蘭人的兵力雖然不多,但是基本上是全員使用火器,還裝備了大量的火炮,還有一定數量的歐式戰船。荷蘭人的兵力又基本上駐守在熱蘭遮城和普羅民遮城兩處歐式城堡內,可謂是易守難攻,所以在本部堂看來,此戰必定會打得很艱苦。”

田輝敘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持重之色,其餘幾人也是小聲議論了起來。

劉衍說道:“鄭尚書說的沒錯,此戰我軍必勝,但是也要重視敵人,絕不可輕敵。”

隨後劉衍又提醒道:“國防部已經派伊凡率部南下福州城了,待到東南都督府的將士們熟悉了歐人戰法,便立即發動收復臺灣的戰事。”

“所以,從現在開始,朝廷各部便要開始進行戰事準備,錢糧、軍備、民夫等各種後勤事務,都要抓緊時間完成調集和部署。”

劉衍最後說道:“本公決定:兩個月後,大軍開始對臺灣出兵!”

“是!”

崇禎二十五年七月十九日,福州城內,東南都督府。

“啟稟都督,各部將士已經集結完畢,目前國防軍第十五軍、駐防軍第一營到第五營將士已經按照朝廷參謀部的方略,全部集結到福州城外駐紮。另外,東洋艦隊各支艦隊也已經集結到城外港口待命。”

此時在都督府正堂內,鄭成功一身戎裝坐在上首,副都督鄭芝虎正在大聲稟報著軍務。

隨後鄭成功問道:“千總伊凡率部離開了嗎?”

“啟稟都督,四天前已經率部北上回京了。”

“那就好,這個荷蘭人雖然已經投誠,但是他在這裡,我總覺得不妥。”

鄭成功說道:“另外告訴各部將士,真要與荷蘭人陣戰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敵軍的所謂散兵,我軍不光要派出投擲手,也要派出小股鳥銃手迎敵,這是重點,可千萬不要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