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且不提此時西班牙總督岡薩雷斯正在率領荷蘭、西班牙聯軍登陸,並且已經派出部分小股斥候向臺灣南部滲透,此時在臺灣南部海域,荷蘭上校萊恩正眉頭緊鎖,大聲咆哮著。
“讓那些該死的武裝商船全速前進,把船上的所有雜物都丟下海,全速前進!”
此時荷蘭、西班牙聯合艦隊已經與東洋艦隊對戰了半個多時辰,雙方你來我往戰況異常激烈。
這一戰,雙方的戰艦數量相差無幾,但是質量上卻差了不少。
東洋艦隊經過大明朝廷的巨大投入,此時裝備的戰艦全部都是最新式的戰艦,這些戰艦裝備的火炮數量更多、噸位更大,而且也全部使用軟船帆。
即便東洋艦隊的水手並不如歐人熟練,但是在高強度的訓練下,也能保持歐人熟練水手的七、八成熟練度。
所以在戰場中,東洋艦隊組成的雙排戰列線非常兇猛,火力持續不斷,要狠狠的壓了荷蘭、西班牙聯合艦隊一頭。
反觀荷蘭、西班牙聯合艦隊這邊,由於真正的戰艦隻有四十多艘,而且還分屬於兩個國家,彼此之間的指揮、聯絡很成問題,只是憑藉兩國這麼多年在海軍建設的沉澱底蘊,才能勉強維持住戰列線不散。
而且對於荷蘭、西班牙聯合艦隊而言,還有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那就是武裝商船!
這些武裝商船數量眾多,可以說是聯合艦隊的主力戰船,但是這些船隻的形制、大小卻相差很大,各種各樣的船隻都有,統一指揮起來非常麻煩。
而且這些武裝商船裝備的火炮數量、火炮種類也不盡相同,這就造成聯合艦隊的火力遠遠不及東洋艦隊,通常是聯合艦隊戰列線的一部分火力強一些,另一部分則是火力非常弱,根本無法形成持續有效的火力輸出。
此外,聯合艦隊在航行速度上也出現了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四十多艘的戰艦速度快,甚至比東洋艦隊的大部分戰艦都要快,而那些兩百多艘的武裝商船的航速卻完全跟不上,甚至這些武裝商船彼此之間的航行速度都不一樣。
所以激戰了半個多時辰之後,聯合艦隊的四十多艘戰艦在面對東洋艦隊的猛烈火力時,不可避免的全部加快速度,意圖用高航速來躲避東洋艦隊的猛烈火力。
而那些武裝商船雖然“拼盡全力”的追趕,可是依然追不上那些乘風破浪的戰艦。
此時在上校萊恩的關注下,聯合艦隊的整個戰列線已經變得非常散亂,甚至已經出現了好幾處脫節的地方。
是的,那些武裝商船不但與四十多艘戰艦脫節了,而且彼此之間也開始脫節,甚至是因為航速快慢相差太多,後方的戰列線已經開始出現混亂的情況!
此時經過上校萊恩不斷的指揮,聯合艦隊戰列線的情況依舊沒有好轉,反而整個戰列線還在不斷的混亂下去。
於是上校萊恩下達了一個讓自己終生後悔的命令:解散所有武裝商船,命令兩百多艘武裝商船開始衝擊大明海軍的戰列線!
上校萊恩不知道大明這個東方古老帝國是怎麼學會戰列線這種,即便是在歐洲也屬於新式、高階的戰法,甚至一度認為一定是有歐洲將領投靠了大明,幫著大明帝國訓練出這樣一支強大的海軍來。
此時上校萊恩的心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拼著這兩百多艘武裝商船全部沉沒,也要打亂大明海軍的戰列線,然後憑藉己方戰艦的高航速,以及強於大明海軍的航海技巧,用“技術”來擊敗這個強大的敵人。
很快,聯合艦隊的兩百多艘武裝商船開始陸續脫離戰列線,然後亂哄哄的朝著東洋艦隊戰列線衝過來。
當然,這些武裝商船上面的水手和士兵,大部分都是臨時徵召的商人手下,甚至是一些呂宋、爪哇的民間水手,這些人的作戰意志可以說是非常差的。
面對此時極度不利的局面,當聯合艦隊戰列線開始解散的那一刻,便有數十艘武裝商船開始向東面逃走,這些臨陣脫逃的戰船雖然數量不算太多,但是對聯合艦隊本就不高計程車氣而言,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上校萊恩透過望遠鏡看到這一幕,甚至下令臨近的戰艦開炮轟擊那些“逃兵”,以此來發洩心中的怒火。
與此同時,在東洋艦隊期間唐高宗號上,總兵官楊耿舉著千里鏡觀察著戰場,此時正全速衝過來的一百多艘敵軍戰船看上去聲勢浩大,但是其威脅卻並不大。
畢竟戰船的火炮基本上都部署在戰船兩側,那些衝上來企圖分割東洋艦隊戰列線,或者是想要“貼身近戰”的敵軍戰船,在此時是沒有什麼火力可言的,完全就是東洋艦隊三百艘戰艦的活靶子!
“真是想不明白,這些白皮狒狒為什麼突然發瘋?”
在楊耿看來,雖然雙方戰列線對轟中,那些歐人的戰艦處於下風,但是依然有還手之力,事實上也的確給東洋艦隊造成了很大的麻煩。激戰到現在將近一個時辰的時間裡,楊耿已經陸續接到各部旗手發來的訊號,得知有一艘戰列艦、三艘巡洋艦、五艘驅逐艦,以及八艘護衛艦受損。
雖然暫時還沒有戰艦沉沒的訊息,但是可以預料,如果雙方的戰列線對轟繼續下去,東洋艦隊肯定會有戰艦沉沒,而且還不會只是一、兩艘,甚至還會有戰列艦被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