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零五章 海防司、塞防司

崇禎二十一年,正月十五,上元佳節。

在朝鮮國最南端的濟州島上,治所濟州城也是張燈結綵,朝鮮國深受大明的影響,對於正月十五上元節也很重視,城中各處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花燈,甚至朝鮮人的習俗都與大明相近。

此時在濟州城外的港口上,一艘大明新式福船已經停靠在棧橋上,一名身穿綢緞棉服,身披皮毛大氅的男子走在棧橋上,身邊還跟著另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

“呵呵,這濟州島的風光果然不錯,雖然是寒冬時節,也能看到一些景色。”

身披大氅的男子邊走邊說著,另外年輕的男子則說道:“武大人剛剛出任軍情部海防司司丞,就親自趕到濟州島來落實公務,當真是親力親為啊。”

這身披大氅的男子正是新組建的軍情部海防司司丞武靖遠,如今根據劉衍與尚書吳國金議定,軍情部由原本的南鎮撫司、北鎮撫司、案牘庫三個機構,重新整合了一番。

其中南鎮撫司整改為鎮撫司,司丞依舊為姚廣明,職責也沒有變化,負責大明內部的所有情報蒐集、調查一切人員等事務。

北鎮撫司整合為塞防司,司丞為王陽,負責對大明陸上接壤的各部、各國情報的蒐集,以及刺殺等各種事務。

案牘庫不變,司丞依舊為郭明河。

最後就是海防司了,海防司是軍情部新成立的部門,專門負責對與大明隔海相望的國家、勢力蒐集情報等各種事務,說白了就是負責對大明海外各種情況的蒐集與事務。

而此時陪著武靖遠的年輕男子,便是之前向都督鄭成功稟報訊息的商人,此人名叫謝靈雨,手中也有一支商船隊,很有些實力。

此時武靖遠笑呵呵的說道:“什麼親力親為啊,實在是新成立的海防司人手不夠,硬手也不夠,有些事情也只能我自己出來跑動了。”

二人邊走邊說,謝靈雨曾幾次來過濟州島,或是在這裡中轉,或是在這裡採買貨物,對這裡也算是比較熟悉的了。

“大人是第一次來濟州島有所不知,濟州島有三多三寶。三多是風多、石多、果樹多,三寶是指海產、植物和方言。濟州島的東部是大片適合於放牧的草地,使得這裡長久以來一直是朝鮮國的主要牧場,在歷史上就曾以飼養馬匹聞名,如今島上仍有三千多匹駿馬,朝鮮國的騎兵所需戰馬,很大一部分都是這裡提供的。”

“此外島上氣候溫和,適宜種植果樹……”

武靖遠聽到這個海島竟然還能產馬,也是吃了一驚,說道:“這還真是奇事,難怪日本一直對濟州島窺伺不已。”

“正是,當年萬曆朝的時候,朝廷出兵在朝鮮國與日本對戰,日本就曾分別攻略濟州島,為的就是這裡出產的戰馬。”

武靖遠又問道:“那濟州島的民風如何?如果海防司在這裡以經商作掩護,設立情報據點是否合適?”

謝靈雨說道:“濟州島遠離朝鮮國本土,所以島上現在還有一些奇特的習俗在流傳。最有意思的是這裡當家、謀生主要靠婦女。其中海女算是最典型的了。她們常要潛入水下沿峻峭的礁石採集貝類、鮑魚、海參和海螺等海產品,而男人們卻留在家裡照料家務。”

“所以海防司如果準備在這裡設立據點,則應該多招募一些女人對外,以便掩人耳目。”

“哦?”

武靖遠嘖嘖稱奇,然後問道:“女主外、男主內的民俗,還真是第一次聽說。”

接著武靖遠又問道:“那這裡的民風如何?”

“民風的話,與朝鮮國本土差不多,並不是很彪悍。”

“嗯。”

二人說著,便已經走出了港口的範圍,上了一輛已經提前等候在這裡的馬車,一起乘車前往濟州城內。

此時海防司透過謝靈雨的幫助,已經提前在城中以謝靈雨的名義買下一處宅院,以及兩處鋪面。

兩處鋪面已經完成了修整,分別作為酒肆和客棧,已經全部對外經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