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零六章 西域各部

崇禎二十一年四月初。

春風吹過玉門關,大明各地春意盎然,以往多年的倒春寒,以及入春大旱的景象,今年卻不見了蹤跡。

甚至在已經乾旱多年的大明北疆各道,都或多或少的降下了貴如油的春雨。

一時間民政部和國土部都收到不少地方官吏送來的“捷報”,今年應該是難得少有的風調雨順的好年景。

劉衍在內閣官署處理著公務,也看到了各地送來的上報,心中也是長處一口氣。

按照歷史上的紀年,今年應該是明永曆二年、滿清順治五年,隨著歷史上崇禎帝上吊殉國,大明帝國分崩離析,小冰河期也開始進入尾聲,華夏各地除了不斷延續的戰火外,其實天災爆發的頻率和烈度已經開始大幅降低了。

而在此時,大明帝國依然“健在”,並且伴隨著新政的全面落實,整個帝國也開始持續“回血”。今年又是一個難得的好年景,看來老天爺也睜開了眼,讓華夏百姓能夠過上一個好年景了。

國土部尚書張耒和民政部尚書趙民都給劉衍遞交了公文,在張耒的公文中,已經提出今年朝廷的農稅收入將大增,民間糧價也會非常的平穩,各地府衙可以趁著今年收成好,充盈各地府庫。

而趙民的公文中則提出,今年的年景不錯,民間百姓的生產人數將大增,畢竟豐衣足食的時候孩子生的多,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趙民準備命各地府衙實施一些鼓勵措施,儘可能的繼續增加大明的人口數量。

“好啊,人口和糧食是國家的兩塊基石,只要這兩塊穩了,那天下就穩當了!”

同時,其餘各部也紛紛送來好訊息。

國防部尚書田輝敘上報,安東都護府、嶺北都護府、瀚海都護府的駐防軍建設基本結束,三大都護府的兵力充足,已經開始嚴格的操練。

裝備部尚書荀景雲則是稟報了遼東瀋陽、遼陽兩處軍工基地建設完畢,已經開始大批次打造各式兵備,供應三大都護府,當然以安東都護府和嶺北都護府為主,瀚海都護府為輔,畢竟瀚海都護府可以同時從山西大同方向獲取裝備。

海軍部尚書鄭芝龍上報,東洋艦隊和南洋艦隊已經初步成軍,只是戰艦數量和兵卒的招募還在推進中,距離發展成北洋艦隊那樣的規模,還需要時間。

同時,北洋艦隊已經開始定期在朝鮮國海域巡邏,遏制日本的海上力量,目前日本幕府的船隻已經被壓縮到濟州島以南海域。

此外,財政部尚書嶽明、商務部尚書宋公明的上報更是喜人,今年前三個月,朝廷的各項收入就已經達到去年一到五月的收入總和了,可以預見的是,今年大明的財政收入肯定會大大超過去年。

劉衍臉上的喜色更盛,如此發展個兩三年,朝廷便可以拿出足夠的軍費,讓自己出兵東征日本,或者是平定西域了!

不過一想到西域,劉衍的好心情就變得有些煩躁。

朝中各部都是捷報頻傳,但是軍情部卻給劉衍送來了一份不算好的上報。

根據軍情部塞防司這段時間蒐集到的情報顯示,目前西域各部幾乎全都在招兵買馬、擴充軍力。

在這份上報中,塞防司將西域各部的情況都詳細的做了稟報,並且重點稟報了各部的兵力情況。

此時西域最強大的部落便是葉爾羌汗國,其實包括吐魯番部、韃靼土默特部、亦力把裡都可以算是葉爾羌汗國的疆土,只是這幾個部落的實力太大,所以與葉爾羌汗國只能算是羈縻統治。

而葉爾羌汗國,其實就是元代時,東欽察汗國演變而來,也是蒙古勢力的一部分。

如今在西域的勢力中,吐魯番部基本上就是葉爾羌汗國的附庸,其部是由蒙古帝國的東察合臺汗國分裂而來,統治區域為以吐魯番為中心的草原地帶。

現在吐魯番部的部眾和兵馬幾乎已經被葉爾羌國控制,只是保持著名義上的獨立而已。

然後就是韃靼土默特部了,這支人馬原本是跟隨蒙古黃金家族末代大汗林丹汗的部眾,當年林丹汗被皇太極率部擊敗,並且率部西遷,這支部族便遷徙到了青海湖,也就是現在西海一帶。

而後由於葉爾羌汗國的強大,韃靼土默特部便投靠了葉爾羌汗國,成為其在東面的一支力量。

此時根據塞防司提供的情報,韃靼土默特部的首領名叫巴嶽特,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孔武首領,手中有鐵騎三萬餘人,部眾數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