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路欣。”
話音剛落,底下忽的響起細細碎碎的討論聲,這可是關鍵時刻,斷不能意氣用事。
“請表決。”
文藝男子說完,推了下眼鏡,凝視著會議桌周圍的人們。
一個,兩個......
“第一篇得票七票。”
“第二篇,吳穎。”
議論聲依舊不絕於耳。
“七票。”
“第三篇,王某某。”
議論聲突然停止,沒有人舉手。
“零票,下一篇,沐苓。”
文藝男子眯了眯眼睛。
“七票。”
“好,接下來我們在這三篇中再進行選擇。”
已經沒有再問下去的必要了,總共二十一個人,齊了。
“請各位闡述一下選擇的理由,我將會在這三篇中選出一個特等獎。”
雖然他也有些奇怪,往年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更奇葩的是,這三個人竟然都是剛升入高一,有一個甚至只有十一歲。
“主任,我個人認為路欣的文章最真,現在寫文已經有太多無病呻吟的存在,以至於不少人都忽略了生活中的本真,而路欣就完美地將祖孫情展現了出來。”
“等等,本真並不是最重要的好不好,你能說小學生寫的東西不本真嗎?但他們能獲獎嗎?所以,最重要的還是描寫,而吳穎的文章很好地表現出細節的重要。”
“你們說的都不對,現在已經進入了文化高速發展的時代,這種光是情感,細節堆積的東西還會有多少人喜歡,在我看來,只有情節才是經久不衰,因此,沐苓的文章才真正意義上值得褒獎。”
“胡言亂語,你說這世上能少得了真實情感嗎?”
“寫成文章細節決定成敗好不好!”
“靠情感細節能變成一本書嗎!更何況保送看的是啥?看的是一個人的潛力!沐苓今年才十一歲!就能寫出這麼精美的構思,所以,她在文學方面的功底,絕對不是蓋的!”
“正是因為她十一歲,才更不能保送!大學生活不是她這種小孩子能說適應就適應的!”
“所以還有三年的高中磨合期!”
“......”
三個人你一言我一句的就這麼堂而皇之地吵了起來,卻根本得不出結果。
“這樣,進行打分制,每個人手中有三分,給最欣賞的兩分,次之一分,剩餘的沒有。”
文藝男子考慮了很久,確定了一個方案。
“案板在右邊,寫上名字,每個人畫正字!”
說完,立刻有一個秘書樣的年輕人上前寫上三人的大名,之後會議桌上的人依次進行打分。
如此,打分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文藝男子坐著,靜靜地等待結果出來。
“主任,這是資料。”
文藝男子端詳了一下年輕人送上來的統計資料,微微點了點頭。
“好,這次,特等獎是吳穎,以二十二票領先獲勝。”
而第二是沐苓二十一,路欣則是二十,三人以咬得非常緊的分數算是決出了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