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的實力,取得的個人榮譽,球隊戰績都勝過1966年那批球星。如果不給他立即封爵,很多球迷會表示不滿。所有人都知道英格蘭奪冠,亞瑟在隊中的重要性。
先給亞瑟封爵,讓他和2006年一起參加世界盃的隊友們區分開來。那些人退役時才有可能獲得爵位,具體封誰,要看他們以後的表現。
貝克漢姆非常羨慕,不過他的心情也不錯。有這個世界盃冠軍,就算這屆冠軍成員只有兩個被封爵,另一個也一定是他。
他的表現同樣獲得所有人的認可,是轉會市場的香餑餑,是世界盃的助攻王。他同樣創造了歷史記錄,是單屆世界盃助攻次數最多的球員,總共9個。
貝克漢姆的表現,也從側面證明了亞瑟的強大。亞瑟把握機會的能力太強了,隊友一不小心就是個助攻。
傑拉德、蘭帕德、費迪南德等人也有機會封爵。魯尼比較難,不只是他在世界盃上做替補,還因為他的負面新聞太多了。
當晚,亞瑟將被女王封為“爵士”成為了所有英國媒體的頭條新聞。因為22歲的亞瑟會成為英國現代歷史上最年輕的爵士。
此前獲得爵士頭銜最年輕的人,是英國航海家艾倫麥克阿瑟。她在創造環球航海紀錄後,獲封女爵士頭銜,當時只有28歲。
這就是去年發生的事,才一年,亞瑟就把艾倫的記錄提升了6歲。
英國是一個非常注重頭銜的國家,在很多人看來,亞瑟在這個年齡能和弗格森獲得一樣的頭銜是奇蹟。
亞瑟是真正的全民偶像,不只是年輕人崇拜他,上代人也喜歡拿他給自己的孩子做榜樣。如果兒女能取得亞瑟十分之一的成就,家長感覺死而無憾。
今天,艾瑪沃特森和她媽傑奎琳因為亞瑟大吵了一架,徹底叛逆了。
傑奎琳知道艾瑪去德國看世界盃還上新聞就很生氣,不同意她和亞瑟這種腳踏多條船的男人來往,並給她灌輸女權思想。
艾瑪和米蘭達可兒、謝麗爾關係密切,哪還聽得進去什麼女權思想?
那倆人的論調一直是“既然要追求刺激,那就貫徹到底了”。
她們把艾瑪帶歪了,如果能高高興興的過日子,幹什麼天天一副咬牙切齒的樣子,和別人過不去呢?
艾瑪發現了一個可怕的事實。以前她總覺得母親很美,是自己的榜樣。現在她發現母親總是一張“找事臉”,所謂女強人的氣場就是想找人晦氣。
一起去德國的三個姐姐能和平相處,平時像閨蜜一樣玩在一起。她母親明明是外人卻認為亞瑟做了不可饒恕的事,義憤填膺,這不是很奇怪嗎?
真女權追求的是平權,也就是男女平等。田園女權追求的是特權,要求男人事事讓著她們,否則,你就不是男人。
這兩點是有本質區別的。平行世界,艾瑪反對對女同胞的鄙夷和歧視的同時,也反對抨擊男性的行為。
吵完架,艾瑪就從家裡跑了出來。她不愁沒地方去,立即給謝麗爾打了電話。下午她就到了亞瑟家,一直待到晚上。
亞瑟回家時,四人都在家呢。艾米莉布朗特宣傳完電影沒再去德國,前天就已經回倫敦的家住了。
亞瑟聽艾瑪說了自己的事後有點懵,今晚沒法大被同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