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4章 煙花易冷

竇憲平淡地說,“王上是聰明人。所以在下同您交談,不願一開始就繞圈子,說些沒意義的話。”

小宛王頗感興趣地伸手,示意他往下說。

他看著對方,開門見山便道,“聽說王上打算同匈奴母閼氏一起,討伐呼屠王子。我此來,意在勸說您改伐烏孫。”

鄧疊在旁聽的大驚,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千里迢迢來到此地,竟是要說這個。

小宛王也露出詫異神色,在心內沉吟許久,都想不通此事他能得到什麼益處。不動聲色地“哦?”了一聲。

竇憲神色自若道,“早就聽說王上執政,頗著危重。以致小宛政治清明,漸有問鼎西域之兆。那麼敢問王上可曾聽過我漢人一句話?爭民者於朝,爭利者於市。今王上選與匈奴母閼氏聯手,剿滅無罪的呼屠,固然可在事成後分得一些土地,但於人心上,怕是會有所損傷吧。長此以往,恐怕會去王業遠矣。”

“王業。”小宛王在口中玩味著這兩個字,“恐怕你心中的王業,和本王的並不一樣啊。竇將軍,實話說吧,我並不在乎什麼聲名。我只知道欲富者先廣其地,欲強者先富其民。比起虛無縹緲的名聲,土地才是握在手裡的真正東西。”

“所以在僻遠的烏孫和土地肥沃的匈奴之間,王上選了後者?其實不然。王上,土地固然重要,可這之後呢?鮮卑、烏桓、西羌,一旦見您辣手以對無罪的呼屠,他們怎麼會不心生警惕?屆時如他們聯合到一起,共同抵禦小宛怎麼辦?”

小宛王皺眉,“我並沒有攻打這三國的念頭,你不要信口開河。”

竇憲淡淡地笑,“可鮮卑等國眼見呼屠無罪,尚被王上所滅,又怎麼會不膽戰心驚?在下是不是信口開河,王上換個立場,一想便知。”

小宛王呼吸窒住,沒有應答。

“所以與其傷呼屠,得不義之名,又引鮮卑等三國反感,王上不如考慮調轉劍鋒,先處置烏孫。在下聽聞烏孫身為西僻之國,向來以強盜行徑著稱。王上除他,一可得土地千里,二可得禁暴之名。既得財而除西域諸國禍患,將來王上善自從政,西域諸國必先後歸附。”

小宛王眯著眼睛看他,“你千里迢迢而來,難道只是為我分析這許多利害麼?”

竇憲爽快地說不然,“王上耳目靈通,應當也知在下是因國內外戚爭執,暫時被下放到敦煌。在下養尊處優多年,不願任期內出戰事。無奈匈奴虎視眈眈,如今母閼氏又聯絡了王上您。——哪怕你們現在劍鋒不指向敦煌,說實話,在下心裡也是怕的。所以今日冒險前來,請王上暫勿與匈奴結交,免叫在下在敦煌的這一年提心吊膽。”

小宛王聽的哈哈大笑,指著他道,“和你說話真是痛快!”

竇憲微微一笑,“和聰明人繞彎子,是愚蠢之舉。”他站了起來,拱手,“在下初次造訪就說了這些話,王上有所遲疑也是該的。只是在下句句都發自肺腑,還望您好好考慮。”

小宛王點點頭,“我讓人送你回去。”

竇憲謝過了他,帶著鄧疊,跟著小宛皇宮內的僕從出去了。

等出了小宛的皇宮,只剩下兩人,鄧疊終於忍不住色變,道,“將軍怎麼能提議小宛王去打烏孫呢?這對咱們有什麼好處?您應該勸他同咱們一起討伐匈奴啊!”

竇憲看了他一眼,“那是太過明顯的挑撥了,你以為小宛王是傻子麼?”

鄧疊還待要說,竇憲已道,“你先回去吧。”

他愣住,問,“將軍不同在下一起回去麼?”

竇憲低下頭,“我在小宛都城內稍微逛一圈,看看...看看他們的日常生活。”

鄧疊緊皺眉頭,“雖然此地離敦煌郡近,人民又都被同化,但終究這兒是異國。將軍孤身在此,總是不妥。”

竇憲有些疲憊地說,“沒有關係。你回去吧。”說著,也不等鄧疊答言,便翻身上馬,往小宛的都城中心而去。

小宛這些年漸漸地興了起來,都城也造的十分氣派,方圓足有四十餘里。一條名為“護龍”的河圍繞在四周,周邊種滿楊柳。竇憲一路行來,又見不少巨木所架的橋樑,宛如飛虹一般貫穿城市。比起大漢中規中矩的建築,這裡實在叫人驚歎。

等到了都城最中心,人馬繁華,路途擁堵,竇憲下了馬,牽著宵風一路默默地走著。

沿途的商販們見他眉目裝束,便知他是漢人,紛紛招呼,“公子來看看我們這兒的琉璃吧!”“帶些紅寶石回去!”

竇憲搖頭,只是一家一家地問,“你這兒有煙花嗎?”

問到第七家的時候,終於有個小商販眉開眼笑地說,“公子可算是問對人了!這正逢過年,各家的煙火都銷售空了,只有我家的煙花是這城內最多的,到現在還剩了不少。公子看看,要什麼樣的都有。”

竇憲點點頭,把馬拴在一邊的樹上,來到攤位前仔仔細細地挑選,一邊問商販,“這是什麼圖樣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方耐心地一樣一樣介紹了過去,最終竇憲挑了滿滿的一褡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