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家的,湯沒撒鹽嗎?沒滋沒味,瞎浪費柴火!”韓母喝口湯,又夾一根青菜:“哎喲,齁死人了,鹽巴呢這,真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呢。”
“娘,菜是我煮的。”張小鳳溫聲細語。
韓母臉色訕訕,色厲內荏叱責羅綺年:“慣會擺譜了!”
“吃飯!”韓父敲敲她的飯碗沿。
韓母絮絮叨叨一會子,終於消停下來。
“你惹娘生氣了?”飯後,韓軒回房練字,問羅綺年。
“嗯。娘讓我給秀兒縫幾件棉襖,我推諉說若秀兒拿布和棉花來就幫她縫
。娘不同意,叫我用家裡的棉花做,我說家裡的棉花沒有多的給韓秀。娘就生氣了,還哭了一場。”
“娘也糊塗了。”
……
新掛的柿餅還沒出霜,包好的柿餅早已賣完。韓賢抽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拜訪松鶴書院。幾輪考核後,他收到夫子淡漠的拒絕。
“你基底淺薄,才思不敏,策論不正……回小兒書塾改造吧,經年之後也許有望搏一入門資格。”
韓賢神魂俱裂,恍恍惚惚向山門行進。心灰意冷間,他聽到淡淡的惋惜,卻比尖銳的嘲諷更讓人難以接受。
他怒目相向,迎面走來的確是位麻履鶉衣,鬚髮蓬亂的駝背老頭。尊老愛幼的美德讓他怒意消散,到底意難平,喃喃自語:“你不懂的,我沒希望了,我家都沒希望了。”
這“老人”便是松鶴書院的山長華子良,他見韓賢誠實善良,不似別的學子初見他時面上恭謹,眼底鄙夷。來了興趣:“你若說出讀書的緣由,我可幫你求個入學的機會。”
“真的?謝謝您!”
“不謝,須得理由入耳。”
“我想出人頭地,讓瞧不起我老韓家的人仰望我們。想讓我爹孃每天都有肉吃,想讓我大哥大嫂無所顧忌的賺錢!”
“佞臣之料。”
韓賢俊臉爆紅,支支吾吾想說些家國大義,可是,他真實沒有遠大抱負,編不出來。
“後天帶鋪蓋來‘灝景軒’。”
“啊?”韓賢暈暈乎乎,還待多問兩句,那“老人”已龍行虎步遠去。
“老人家腿腳真棒!”忽而胸臆間充滿“車到山前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慷慨激昂。
……
“娘,大嫂可有拿回銀錢?”還差整整一個月就是當初約定的日子,李賢義按捺不住,往堂屋尋李母,身折九十度,禮儀標準完美之至。
李母揉揉脹痛的額角:“無。”
李賢義呼吸微滯:“倘若年末未能接美惠入門,恐我門聲譽有礙。”
“我知,容我細細思量。”
“娘,孩兒有一策不知當講不當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