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49章 意外的參軍之人

這兩份奏摺來自不同的部門,但上奏的事情卻差不多,都是關於這次全國士兵招募的事情。

按理說招募士兵這樣普通的事情,應該由軍部獨自處理解決,即便是遇到一些問題,也應該報到內閣大臣處,由提利昂來權衡利弊,不至於還驚動一國之君。

不過凡事都有意外,而這次的事情諸多臣子還真不敢妄加處置,原因就在於來參軍的一些人身份不同。

就像李南跟內閣諸臣商量過的那樣,本次徵兵主要招募那些異國移民、獲得自由的戰俘和北方漢民,希望既由參軍,改變這些不被帝國百姓認可之人的社會地位。

軍部在全國各地都設定了招募地點,而交趾這個帝國的根據地自然也不例外,很快一批在交趾等地生活的戰俘就來報名了。

這些人各個武藝精湛,有的還是文武雙全,他們參軍可以說是上上之選,而引起注意的就是他們的身份。

當年明教起義軍在方臘的率領下,匯聚了百萬之眾席捲大宋南部,就連初露鋒芒的李南和他的鎮南國,那時候也不想跟明教硬碰硬。

其後宋國朝廷派遣童貫攜西軍精銳,聯合張書夜等人的大軍,開始剿殺明教。

明教人數雖多卻是烏合之眾,面對大宋戰鬥力最強的西軍將士,真的是屢戰屢敗,最後逃向了西川之地。

恰恰就在此時,李南帶兵在入川的要道白帝山、赤甲山和白鹽山處堵住了明教大軍。

明教教眾當時後有大宋數十萬的追兵,前有鎮南國大軍堵截,可謂是走到了絕路之中。

李南不想同室操戈,跟同是漢人的明教教眾拼殺,所以承諾,只要方臘願意率眾投降,那自己就保方臘以及所有將領的性命。

方臘最終選擇了投降,而李南也信守諾言,不但饒了明教諸多首領的性命,還讓他們帶著家眷去交趾偏僻之地生活。

如今好幾年過去了,方臘以及他麾下的四天王八驃騎等人,都在交趾東海行省安居樂業,繁衍生息,可謂是過的安靜平和。

按理說敗軍之將,沒有受死也就是李南對他們的仁慈和恩典,要是換做別的帝王,早就將之全部斬殺了。

只不過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像方臘和他麾下的一些人並不喜歡這種平淡如水的生活,他們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孫就這樣在這偏僻之地生活下去。

當帝國招募士兵的訊息傳到交趾東海行省之後,方臘等人心動了。

這次主要招募的就是異國移民和戰俘,而方臘極其家屬部眾正符合第二個條件,所以就有了大批精英人士前往徵兵處之事。

帝國情報局一直都派人監視國內的不穩定人物,而方臘這位原明教教主自然是主要物件,因此這個訊息第一時間就被送到了帝都長沙。

方臘身份特殊,眾臣無人敢處理此事,故而才奏到了李南面前。

看罷了這份奏摺後,李南傲然一笑。

李南跟其他的帝王不同,由於有著後世縱觀華夏曆史的見識,眼界寬,懂得多,所以他的心胸也格外的寬闊。

在華夏曆史上,其實人數眾多的漢人是最喜歡安定的民族,只要還能繼續生活,他們就絕對不會叛亂。而每一次亂世,都是由於百姓實在活不下去了,所以才會鋌而走險。

當年方臘或許可以藉著宋朝之亂起勢,而現在帝國百姓安居樂業,他就算再有能耐,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了。

想到這裡,李南將奏摺放在桌案之上,拿起御筆在上面批覆道:“萬千江河,終將東流,海納百川,有容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