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套首飾雕刻完後,陳逸並沒有拿給沈羽君觀看,準備等到婚禮舉辦前,再拿出來,給她一個驚喜。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陳逸做好了去景德鎮的準備後,便向高存志等人辭別,前往景德鎮。
而得知這件事,高存志也是向他交待了一些事情,並囑咐陳逸,古玩是靠緣份,如果無法得到,就不必強求。
陳逸點頭答應了下來,清楚的知道,這一件花神杯得到的難度,比賀文知高了不知道有多少倍,一個制瓷世家的鎮家之寶,不是隨意可以放棄的。
不過無論如何,他都要去嘗試一下,能夠收集一整套康熙官窯五彩花神杯,這也是做為一個古玩收藏鑑定師最大的榮耀之一,現在無論是博物館還是收藏家的手中,都沒有一整套康熙官窯花神杯,它們的收藏艱難,使得許許多多人就此放棄,哪怕是他的師兄高存志也毫不例外。
從浩陽到景德鎮,其路程與蜀都相差不大,都是需要十餘個小時,在辭別了高存志等人後,陳逸便開著汽車,踏上了征程。
提及景德鎮,大部分華夏人都是十分的熟悉,在各大電視的鑑寶欄目或者是文物欄目中,景德鎮所出現的字數,可以說是最多的。
只要聽到這三個字,幾乎所有人一瞬間想到的就會是瓷器,而不會是其他的東西,這已經成了景德鎮的代號。
陳逸也是對這一個瓷器重鎮有著很大的嚮往,對其也是有著許多的瞭解,景德鎮又名瓷都。雖說名字中有鎮字。但卻是一個地級市。
早在東漢時期。古人便在此建造窯坊,燒製陶瓷,到了唐朝,由於景德鎮土質好,古人吸收南方青瓷與北方白瓷的優點,創制出一種青白瓷,其晶瑩滋潤,有著假玉器的美稱。當時便大量出口歐洲。
那個時候,歐洲人還不會製作瓷器,對華夏景德鎮出產的精美瓷器,非常喜愛,同時在國外也成為了一種貴重物品,而歐洲人便以景德鎮做為瓷器和生產瓷器的華夏的代稱。
而瓷器,在歐洲人的語言中便是china,久而久之,到了現在,便成為了華夏的翻譯代稱。
清乾隆之後。景德鎮瓷器生產便從巔峰走向下坡路,產量。器質,品種,造型等呈現萎縮狀態,在鴉片戰爭過後,景瓷受到嚴重摧殘,延續了幾百年的御器廠就此壽終正寢。
景德鎮能夠在各朝代之中瓷器生產中,都佔據著重要地位,便是由於它地理環境中,所特有的高嶺土,潔白細膩,有著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是製作瓷器的絕佳材料。
在這座城市中,瓷器無疑是最為重要的文化,光是陳逸所聽說過的大型瓷器博物館,都有著好幾座之多。
於十點出發,陳逸在晚上八點的時候,便停在了一個服務區,美美的睡了一覺,準備等到明天再繼續走完接下來的行程,畢竟景德鎮最為重要的便是其文化,晚上一路進到市裡,根本欣賞不到這個城市的一些風貌。
第二天清晨,陳逸在越過服務區的護欄,進入外面的山林之中,打了一套太極拳,然後回到服務區,吃過早飯,便直奔景德鎮而去。
三四個小時過後,他下了高速,慢慢朝著景德鎮市區而去,在到達市區之後,映入眼簾的便是那一根根路燈,上面燈柱上有著一圈圈的瓷器貼片,看起來讓整個街道變得有些雅緻。
而這燈柱上,所存在的不僅僅只是一種瓷器,而是從上到下,分別有著青花,玲瓏,粉彩,顏色釉四種,也是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
在剛下高速的一個轉盤中間,還擺放著碩大瓷瓶組成的雕塑,看起來讓人非常震撼。
一路行來,在道路兩旁所見到最多的便是瓷器,陳逸開車先到古玩市場周邊,找了家酒店住了下來,準備在這幾天好好逛一逛景德鎮。
剛剛來到這裡,他就被這裡濃厚的瓷器文化所吸引,想要探究它的秘密所在。
在景德鎮,有著幾大古玩市場,其中以陶瓷大世界古玩城和曙光路古玩大市場最為熱鬧,而陳逸所去的就是曙光路古玩市場,在這古玩市場中,有著他師兄高存志的一位朋友。
陳逸來到酒店時,已然十二點多,他在酒店吃了午飯,然後休息了一會,便來到了古玩市場中。
在門前,依然是一片古色古香的傳統牌樓,走過牌樓,一個上面寫著景德鎮市曙光路古玩市場的招牌,便橫兩座樓房的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