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四十七章 商城開放

隨著觀看的深入,鄭老面上的驚異之色越來越濃,面上也有了一抹了然之後,等到最後看了落款,他緩緩點了點頭,“以我的瞭解,能夠畫出如此工筆花鳥作品的,唯有南陳北於,這是二十世紀,華夏畫壇的兩座工筆花鳥畫的高峰,南陳為陳之佛,北於為於非暗,陳之佛的花鳥道路先取徐黃二家之長,進而追循宋代院體,並吸收西方藝術以及工藝圖案,將其融合入工筆花鳥畫中。”

“而於非暗從明代的陳老蓮入手,上溯五代,宋元,特別對於宋徽宗的繪畫書法情有獨鍾,而此花鳥畫作,繪畫筆法之中,帶有濃厚的書法筆意,而且充滿華夏傳統之意,在觀看之初,我就已然知道是於非暗的作品了,繪畫上的這瘦金體的書法,除了於非暗,我想不出近現代還有何人能夠寫出。”

說到這裡,鄭老看著畫作,面上露出了一抹感嘆,“小逸,沒有想到這位老道長,竟會拿出這幅於非暗的精品工筆花鳥送於你作為賀禮,可見他對你的看重,不僅僅是為了道賀,更是希望,你在工筆花鳥道路上,越走越遠,將華夏傳統繪畫發揚光大。”

近代的工筆花鳥畫大師,很多都會畫寫意作品,反而有不少的寫意大師畫不動工筆。

而陳之佛和於非暗的出現,填補了華夏畫作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空白,將日漸式微的工筆畫傳承了下來,到了如今,工筆花鳥,已然做到了可以與寫意花鳥分庭抗禮的程度,他們二人可謂是功不可沒。

這二人的藝術道路大不相同,陳之佛具有開放的視野。探求東瀛,西方藝術與華夏傳統工筆花鳥畫進行融合,借用外部的力量完成了工筆花鳥畫的傳承與創變。

於非暗則是承院體遺風。得五代,兩宋花鳥畫傳統滋養。強調生**驗,融入地域文化特點,吸收民間及其他藝術養分,在內部解決了傳統工筆花鳥畫的發展問題。

聽到自己師傅的話語,陳逸也是重重的點了點頭,南陳北於,這兩座工筆花鳥高峰,他自然十分的熟悉。在天京中央美術學院時,還曾在傅老的指點下,觀賞研究過這二人的畫作,可以說是特點不同,但都是將工筆畫傳承了下來。

而悟真道長送給他這幅於非暗的工筆花鳥,自然是希望他將華夏最傳統的精華,繼承併發揚光大,只是因為在骨子裡,悟真道長就是在華夏各種文化的滋養下,才能有今日的成就。他自然希望這些華夏最傳統的文化精華,被傳承下來,然後發揚光大。

“鄭老哥。你說出來透口氣,怎麼和小逸聊起來了,哦,還有一幅作品,難道又有什麼人送來了難得的書法繪畫嗎。”這時,袁老等人也是從房間中走了出來,似乎看到鄭老許久未歸,也是出來看看情況,並且透口氣。

鄭老哈哈一笑。“老袁,你過來看看就知道了。這幅畫保證會讓你興奮不已。”於非暗的工筆花鳥精品畫作,流傳下來的少之又少。哪怕是他們這些收藏家,手裡擁有的也只是在少數,而這幅畫,已然突破精品,達到了頂峰狀態,數量更為稀少。

袁老等人來到了石桌前,朝著畫作上看了幾眼,頓時每一個人的面上都是露出了驚異之色,“這是於非暗的四喜圖,這,這是誰這麼牛氣,把這幅圖都拿來當賀禮了。”

“哈哈,那個人已經走了,你是見不到了,我們也不會告訴你他是誰的。”鄭老大笑了一聲,沒有透露半點資訊。

袁老不禁用手指了指鄭老,最後卻是嘿嘿一笑,“沒事,是誰送的已經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知道現在有一幅於非暗的精品工筆花鳥擺在我面前就是了。”

於是乎,眾人便坐在石桌上,開始對這幅畫進行觀賞點評,在這裡的每一個老爺子,要麼是書畫行業的頂尖人物,要麼是古玩收藏界的大佬,他們往這裡一坐,頓時震的旁邊一些年輕子弟不敢有半點過分的舉動。

而在這一群老爺子中,唯有陳逸這一名年輕人,是非常的耀眼奪目,無論是成就,還是水平來說,陳逸都有資格,與這些老爺子呆在一塊。

隨著點評的不斷深入,眾人知道了這一幅畫作可以說是於非暗的頂尖之作,上面的題材豐富,可謂是姿多彩,足以稱得上是工筆花鳥的頂峰之作,其價值在三千萬以上。

現在眾人所拿來的賀禮,最高的也不過是呂老價值二千萬的齊白石花鳥畫,而現在,這一個神秘人卻是打破了這個記錄,拿來的是可以與齊白石相提並論的工筆花鳥大師,於非暗。

寫意花鳥畫大師級人物,在近現代有很多,但是工筆花鳥畫大師,卻只有南陳北於,陳之佛以及於非暗二人。

在研究完畫作後,眾位老爺子忽然覺得,陳逸在這一次結婚之後,收藏品絕對會大增許多,幾乎來此的每一個人,都會選擇送上古玩,而非金錢,大部分根本不是看在鄭老的面子上,而是陳逸本身所擁有的能力,使得這些人送上這麼貴重的古玩。

不知不覺間,他們之前認識的那一個年輕小夥子,已然快速成長起來了,成長為華夏古玩文物圈的有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