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零二十章 聚會(一)

透過楊其深的一些介紹,陳逸明白了杜姆兄弟的一些故事,還有他們所製作的玻璃工藝品的拍賣價格。

最高也就是那一件將近八百萬人民幣的花瓶,而這樣的上等工藝品,現在出現的也是非常的少,就像是陳逸這一件李子紋檯燈,價值六七百萬的存在,在近些年的拍賣會上,也不過只出現了兩三件而已,至於其他的一些由杜姆兄弟製作的普通工藝品,價格也是在十餘萬到幾萬不等。

而華夏瓷器,能夠達到這種價值的,卻是數不勝數,瓷器是華夏的代表文化,而玻璃,卻並不是西方的代表文化。

如果說西方文化藝術中,能夠與瓷器一樣美麗的,那麼非玻璃藝術莫屬,特別是杜姆兄弟,將風景融入玻璃藝術之中,創作出了一件件美麗至極的玻璃藝術品。

在華夏西周時期,當時的人們就從青銅器中現並提煉出了琉璃,漢時製作技術已非常成熟,因其色彩瑰麗,古人也叫它五色石,並被列為金銀,玉翠,琉璃,陶瓷,青銅五大名器之,又因其火裡來,水裡去的工藝特點,被佛教認為是千年修行的境界化身,而視為佛家七寶之一。

十五世紀前後,玻璃在西方不斷邁向了工業化展道路,而華夏琉璃卻由於冶煉技術掌握在皇室貴族的手中,秘不外傳,至明代就基本失傳了。

不過在琉璃淡出華夏五大名器而衰亡的時候,瓷器卻是如日中天,大放異彩,同一種材料。在華夏和西方有著不同的命運,這與東西方文化背景和性格上的差異有著關聯。

西方人講究外觀的華美,絢麗,在玻璃燒製中加入一些金屬氧化物,可以使玻璃變得流光溢彩。變幻瑰麗,而華夏人則講究內斂沉靜,加上佛道文化的滲入和推崇,瓷器這一種內外兼修的器物更容易被華夏人所接受。

如宋代重視道教的精神產生了單一,素雅的五大名窯瓷器,元代崇藍尚白。創造出了石破天驚的青花瓷,明,清時代的文人水墨符號讓瓷器與藝術達到了完美的結合。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華夏漫長的歷史文化傳承中。玉文化始終遮掩著玻璃的光芒,而在西方,玉石根本不受重視。

只不過論及價值而言,華夏瓷器要遠遠過西方的玻璃工藝品,現在玻璃工藝品,價值最高的也無法過千萬人民幣,而華夏瓷器,不說古代燦爛而美麗的那些瓷器。單單說現代一些瓷器大師,所製作出來的精品瓷器,就能夠越大部分的玻璃工藝品。

就像是文老所製作出來的精品瓷器一樣。每一件都價值幾百萬,而自從陳逸現了柴窯製作秘法之後,華夏瓷器再一次震撼了整個世界,這一種瓷器之冠,讓許多人為之驚歎,每一件柴窯瓷器的價值。都要達到幾千萬。

價值相差如此之大的緣故,便是華夏瓷器經歷了各朝各代的展。有著皇室強大的資源支撐,而且每一件瓷器的製作過程。都要比玻璃工藝品複雜的多,在瓷器之中,更是包含著華夏的文化。

華夏瓷器,經歷了數千年的展,而玻璃雖然現的時間很早,但是快展的階段,距今也不過才一兩百年,自然無法比得上華夏燦爛的瓷器文化。

只不過,瓷器有瓷器的特點,玻璃工藝品也有著一些優點,就像這一件李子紋檯燈一樣,美麗而高雅,是玻璃工藝品中上等的存在。

“多謝師兄的指點,想不到真的得到了一件不錯的東西。”陳逸看著桌子上的李子紋檯燈,笑著說道。

楊其深笑了笑,“何止是不錯啊,是可遇而不可求,你小子一定要加把勁,把小島國的寶貝,都淘過來。”

“你都說了,可遇而不可求,我也很想把寶貝都淘過來,就要看能不能遇到了。”聽到了楊其深的話語,陳逸無奈一笑,在今天這個古董集市上,他逛了一個遍,所找到的最有價值的東西,也不過只是這件價值六七百萬的李子紋檯燈而已。

楊其深點了點頭,確實,想要淘到寶貝,除了眼力,還需要靠運氣,“小逸,我們雅藏拍賣行,在小島國也是設有辦事處,明天我親自帶領著團隊去小島國,籌劃這次的書法拍賣會。”

“師兄,就這點小事,也值得你親自出馬,你還是坐鎮華夏吧。”陳逸笑了笑,這次書法拍賣會,之前也是他為了提升名氣,讓木村一健主動送上門來而計劃的,沒想到還沒有拍賣,因為展覽的三幅書法,他的名氣已經以一個非常快的度不斷提升了。

“哈哈,我也想要看到我們華夏的書法,在小島國被無數人爭搶的畫面,這是一種榮譽,我又怎麼能不到場呢。”楊其深大笑了一些,話語中充滿著自豪。

這一次拍賣會,根本不用宣傳,就像是陳逸在華夏的每一次拍賣會一樣,只需要打出陳逸二個字,便會引得無數人蜂擁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