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5章 州學

第235章州學

趙家是怎麼想的?

旁人並不知道,百姓們只知道台州第一美人趙家五小姐帶著大筆的嫁妝嫁到了通判大人的府上,前頭同胞姐姐留下的侄子和侄女,直接成了她的繼子繼女。

天氣漸熱,封寒笙不僅要忙著府衙上的事情,州學中也忙了起來。

大楚王朝鄉貢三年一次,多是在秋季,每年這個時候,想要參加考試的學子們都會緊張起來。

而林詩茵也找到了不讓外祖父和外祖母回杭州的好理由,嬌嬌的纏了封寒笙兩天,說服他,讓他去請自己的外祖父張老爺子到州學中坐鎮。

台州州學中並沒有什麼大儒,也沒有什麼驚才絕豔的學子,而這又是封寒笙為官以來,第一次主持科舉考試,還是沒什麼經驗的,因此張老爺子在封寒笙連著請上兩次後,便答應了在州學中幫忙教授學子。

州學中突然來了一位大儒,並且不僅學問好,對科舉也很有研究,學子們都興奮了起來,一時間連帶著台州的筆墨紙硯和蠟燭生意都好上了許多。

封樂蘭自己開著蜜餞店每天都玩的樂不思蜀,而林詩茵閒來無事開始帶著丫鬟們跑桔子山研究起果樹和走地雞來。

時間有時候過的很慢,有時候又過的很快。

但是值得慶幸的是,這一年臺州沒有發生大的災難,秋天的時候百姓們收穫滿滿,靠著自家地裡的糧食和果樹,不僅能吃飽了,還能多少存點銀子。

或許台州的學子確實能力不錯,而張老爺子也將他們培養的很好,秋闈中,倒是出現了兩名才學很不錯的學子,在決定解元的時候,讓封寒笙著實的糾結了一陣。

京都,這一年的變化也很大。

自年少時就被封為太子的大皇子,被算計的垮了身子,心中沒了鬥志,在朝堂上的表現也逐漸平庸起來,讓義德帝失望不已,痛徹心扉。

二皇子雖也是皇后所出的嫡子,但是因為大皇子早早的被封為太子的緣故,為防止兄弟之間生齷齪,無論是皇帝還是皇后早年都沒有好好的培養他,以至於他如今性子直爽且莽撞,帶兵打仗是好手,管理國家上欠缺太多。

太子沒被廢,但是也沒了戰鬥力,皇后一脈只能蟄伏起來,而隨著七皇子和八皇子接連迎娶正妻,一個個步入朝堂,京都的氛圍越發的緊張了。

與此相反的是,封寒笙一家人日子過的越來越開心。

豪紳們不再接連不斷的暗地裡使絆子作妖,因為他們發現使絆子的結果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通判忙著寵愛自己的新婚妻子,隨著林詩茵十八歲生辰日的臨近,封寒笙也開始做好準備。

義德二十一年的除夕夜,封寒笙、林詩茵、封樂蘭還有張老爺子、張老夫人四人圍著桌子坐在一起。

封寒笙熟練的照顧林詩茵,給她剝海鮮殼、盛湯、夾菜,一系列動作做的那叫一個行雲流水,而林詩茵始終揚著小脖子開心的吃,指揮起封寒笙來毫不猶豫。

如果說以前她還要顧忌著不要做的太過分,免得封寒笙晚上的時候討回來,這些日子她可就一點都不怕了!

張老爺子抿了一口桔子酒,忍不住說道:“只盼著接下來的日子,你們也要這樣相互扶持才好。”

這話說的有點不應景,張老夫人給他夾了一塊棗糕,然後慈愛的看向封樂蘭,“樂蘭年紀也不小了,婚事上也該考慮了。”

封樂蘭聽了紅著臉低下頭,張老夫人見狀看了林詩茵一眼。

她說起這個,也是在提醒林詩茵。

封寒笙父母已經不在,都說長嫂如母,既然封寒笙和封樂蘭的哥哥和嫂子在京都的情況下,封寒笙上任都把妹妹帶在身邊,其中必定是有隱情的。

而不管其中的緣由是什麼,既然封樂蘭跟在封寒笙身邊,那林詩茵必須要考慮起封樂蘭的人生大事來。

林詩茵被外祖母看了一眼,放下筷子,心裡也有點發愁。

封寒笙這兩年是回不了京都的,而如果把封樂蘭嫁在這邊,不說離京都太遠,等以後他們任期結束,怕是餘生再難見幾面。

只說這台州,當真是沒有哪一家是看著靠譜點的,相處了這麼多年,林詩茵跟她的感情很深,怎麼捨得把她推火坑?

所以,近一年那些打量著封樂蘭年紀漸大又受寵的夫人們試探著上門提親,全都被她給拒了。

隨著那些夫人們接二連三的來提親,林詩茵就在徵求封樂蘭的意見後,尋求越州的姑母幫忙尋摸合適的人選,但目前還沒有好訊息。

封寒笙對張老夫人笑了下,然後夾了顆蝦仁放到封樂蘭碗裡,“樂蘭年紀還小,不急。”

他這麼說了,張老夫人自然不會再說什麼,轉而慈愛的看著林詩茵,“過了年,就快到茵茵十八歲生辰了,到時候你們該要孩子了,不拘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好。”

兩人齊刷刷的點頭,之前他們就約定好了的,並且為了之後生下的孩子是健康的,封寒笙的避孕藥都停了,這也是林詩茵現在敢肆無忌憚的招惹封寒笙的原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

另一邊,京都林府。

林大伯之前任期結束後就調回了京都,因為那一年江南道官吏案他多少有功勞在,再加上這些年做蘇州刺史,每一年的評級都是上等,在運作過之後,很好運的進了戶部,任職戶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