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9章 民變兵變!

第499章民變?兵變!

而以太子太傅高大人為首的另一派則贊同興修水利工程。

原因也很簡單,“松州的地形和氣候其實都很適合種植農作物,若是水利興修得當,以後的松州也將是咱們大楚王朝的一個國家糧倉。”

不過,他雖然贊同,但卻跟戶部尚書一樣,認為當下朝中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而興修水利也不是一兩年就能完成的事,所以他建議陛下待國庫充盈了之後再進行。

新帝心平氣和的聽著他們討論,半響後看向輔國公,“輔國公如何看待此事?”

輔國公等人剛才一直小心窺探新帝的想法,上朝這麼些日子,對新帝的脾氣已經摸出來一個規律了。聞言,他精神抖擻的站出來,行禮道:“臣連夜看過鬆州這些年來的州志,發現松州只要沒有遇到乾旱、洪澇這樣的災害,地裡便會豐收,當年的糧倉可以堆滿。而若是遭遇了天災,莊稼歉收,糧價飛漲,民不聊生。”

“再有今年芠州水災,大半的莊稼被淹,顆粒無收,乃是坋河河水決堤之故。松州興修水利,利於芠州、松州兩州,且或許對其他州縣也有益處,臣以為可以興修水利。”

新帝點了下頭,又看了自己的大太監一眼,“且將松州城新到來的奏摺取來與眾愛卿傳閱。”

大太監麻利的在堆著奏摺的小匣子裡翻找片刻,準確的找出封寒笙連夜寫出來的奏摺,給在場的眾大臣們挨個傳閱下去。

半響後,等重臣們都匆匆的看過一遍,新帝才沉聲道:“松州今歲收納芠州等地的災民合五六千之多,因芠州水災還未徹底解決,且大水沖垮了這些百姓的家園,導致他們手上無糧無銀,按照慣例,松州會收容他們直到來年開春可以播種為止。”

“這麼多人每日的消耗不在少數,而且讓他們無所事事的閒在那裡難免會生出些事端,安排他們幫忙興修水利反而便宜。”

朝臣們大多認為封寒笙上報的這個是個大工程,當忙碌上好些年才能有個雛形。但是,封寒笙的打算卻是藉助災民和徵徭役的人手,在來年開春之前直接修一個雛形出來。

戶部尚書看著封寒笙寫就的奏摺沉默下來,腦中飛快的計算著這樣做會消耗的人力和財力。

高大人依舊認為不可急於一時,可緩上幾年,待國庫充盈了再進行。

重臣們大多站在一邊,新帝也不欲與他們辯駁,沉思片刻又轉而討論起北部邊境平叛之事,就送往北部邊境的物資進行了一場新的扯皮。

……

卻說淮郡王與姬三公子帶著人手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北部邊境,而在臨近州縣時,二人在拐彎抹角的詢問到一些訊息後,再三考慮之下,將新帝撥給他們的人手分成數隊,以商戶的名義分批前往邊境。

這也導致他們稍微耽誤了一些時間,抵達邊境的時間比預計的晚上了幾天。

此時,淮郡王和姬三公子在一座臨時租下的宅子裡聽下面人彙報訊息,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臉色越發的嚴肅。

那些來彙報訊息的人臉色也難看的緊。

他們在京都得到的訊息是,邊境的百姓忍受不了各種來撈功勞的官員的苛刻,索性抄起傢伙直接反了。

平叛這樣的反民,雖然有些麻煩,也難纏,但考慮到如果不是姬將軍病倒,群龍無首,倒也並不難辦。

但卻沒想到,北部邊境的事情比他們得知的嚴重的多,甚至連姬將軍到底是生病病倒了,還是被他人人為的加害都猶未可知。

在座不過二十來人,等這些人一一彙報完自家所調查到的情況,淮郡王和姬三公子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緊張。

一位武將出身,為人豪爽大膽出名的官員受不了這氣氛,索性站起來道:“咱們也有幾千人呢,不要慫,不行就跟他們拼了!”

另一位模樣斯文的文臣狠狠地皺眉,毫不留情的開口吐槽他,“你說的倒是容易,若是邊境真如我們以為的那樣發生了兵變,與他們對上無異於以卵擊石。”

那武將抓了抓頭髮,“那你說怎麼辦?事情能鬧到這個地步,還不是那些個自以為是的文臣整出來的?我們做士兵的在戰場上拼死殺敵,自己犧牲了也就罷了,竟然連撫卹金都苛刻。撫卹金不給也就算了,還進一步逼迫這些家中沒了頂樑柱的家人,簡直不給他們活路!”

“想要功績不往幹實事上下手,反而把百姓逼的不得不反,當真好手段!”

那文臣也不是個好脾氣的,直接對天翻了個白眼,“差不多行了,你們武將也不都是清清白白的。那些沒拿到撫卹金和響銀的兵卒反了還算情有可原,那些如咱們所料的或許對姬將軍等幾位將軍下藥的,也都夠利慾薰心的!”

淮郡王平靜的看著兩人爭論,等他們停下來了方才看向另一個人,“說一下你打探到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