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章 卷二十一 回京(肆)

平野一戰武陵軍臨陣倒戈, 震撼朝野。

兆惠大發雷霆震怒,沙場之上馳騁半生的金面將軍,聞訊竟因氣極險些沒能站穩。衛家軍幾日奇襲, 已然折損了己方不少兵馬, 如今八萬武陵軍,說倒就倒了, 八萬將士!兆惠一氣之下,傳令要誅武陵軍全軍將士九族。

但誅九族, 哪裡還有天時地利留與他來誅九族。

長恭與徐英達雙雙聯手, 直擊朝廷軍大營, 朝廷軍遭遇此次出征,最大一場敗績。重創之下,全軍撤兵北逃。

此是千載良機, 長恭怎甘放過,當即拍板,乘勝追擊。

而後這一追,便是一路通天大道暢行無阻, 於兩個月後直抵永安城下。

兆惠大勢已去,大軍兵臨永安城,將京都永安圍了個水洩不通。城門緊閉, 城中守軍及見大軍壓境,皆是驚惶不安,正在猜想大軍將於何時攻城的惴惴之際,卻忽聞城外齊呼聲聲。

衛家軍並未吹響攻城號角, 反是高聲齊呼,向城中喊話。

初時那話音雜亂,又被周遭的鬧哄哄掩蓋住了,聽得並不真切,漸漸地便覺身旁眾人屏息安靜下來,四下裡滿城寂靜,外頭的喊話聲方才逐漸清晰起來。聲聲入耳,震得通身五髒六腑皆在回響,竟是衛家軍在勸降。

他們高喊降者不殺,與守城將士點名道姓,直言歸順之後利好種種。喊聲齊齊,響徹四野。永安城中,非但守軍,便連百姓也是人心惶惶。

城外一連喊了兩日,城裡百姓士兵也一連驚恐不定,捱了兩日。

待到第三日再喊時,長恭下令再將話裡辭令更改一番,只道今日獨獨再喊最後一日,日落以前,城門若是未開,衛家軍便將攻城。屆時城門一破,城中守軍是死是活,便聽天命,再非衛家軍所能左右了。

底下大將小將得了令,急急便傳令下去。

當此時,城外四方黑甲遍野,密密麻麻呈摧枯拉朽之勢,衛家軍的攻城車已然運到了城牆底下,炮塔架起,□□手蹲於陣前,整裝待發,立於□□手後的萬千甲士,依舊高喊。城外山呼之聲,如雷貫長空,轟鳴不絕。

城中漸而四起的焦躁情緒,卻又因軍令未下,不敢妄動,轉而被瀕死般的恐懼之感牢牢壓著,一片死寂之下,是躁動不安的洶湧暗流。

一片撼天動地的喊聲裡,長恭走出營帳,也到了陣前。雙眸緊緊盯住永安城城樓,面色堅毅,眼裡已然帶了勝利在望的點點光彩。時已日昳,距這一日終了,也不過數個時辰了,衛家軍以日落為期,再過不久,若永安城仍舊不降,只他一聲令下,便再由不得他們。

永安守軍降或死守,而今於他來說都已是一樣的。

長恭回身望了一眼身後大軍,黑壓壓的一片望不到邊。他有大軍在握,即便攻城,定也不出子時便可攻破城門,當年匆匆與此地一別,不想竟真就闊別了永安城多年,這一日結束以前,終於是要重返永安了。

長恭心下感慨萬千,再回首望向城樓,城樓之上,死水無瀾。

他眯了眯眼,日頭漸漸往西,將要墜入西山以後,他昂首望著城樓之巔,緩緩抬起手來。

平地而起的長風,吹開他肩上垂落的披風,披風一角揚於風中獵獵作響,長恭人在令臺上站著,右手高高舉過頭頂,身旁萬千將士倏忽屏息,竟是瞬而沒了聲響。

剎那間,遍野呼號沉寂下來,千萬雙眼睛都在盯住他高舉的手。只待那隻手一落下,只要他一聲令下……

長恭越過頭頂的手指暗暗發力,緊了緊,胸中長長撥出一口氣來。他微閉了閉眼,右手就要頓落之際,卻忽見永安城城樓頂上,揚起了一面白旗。

四野俱寂,於這一片沉寂當中,古老厚重的城門悶悶傳來“吱——啊——”的聲響。

城門大開。

永安,降了。

連笙到京都時已是傍晚,車窗外遠天昏黃,給曠野鍍上一層歸家的暖色,她抬首望向城門,恍然間憶起那一日離開京都的清晨。那一日清早的凜冽之意尚且記憶猶新,城樓上懸掛的衛大將軍首級,人在城外等候長青出城的惴惴不安,轉眼已是數年。

數年過去,她終於又回來了……

心中一時五味陳雜,便見幾輛馬車前前後後,駛入永安城門。少陽與她並坐一車,入城門後,車外的人便漸漸多了,連笙遂才又放下車簾,安然靠坐車中。

馬車行在石板路上顛顛簸簸,行了半日終於才停下來,連笙小心探頭又往外張望一眼,卻發現眼前不是別處,卻是豫王舊時府邸。

前方一輛馬車載了豫王,身後另有一輛馬車,是長青並墨白二位先生坐的,此時此刻也停在一旁,並未有往將軍府去的架勢。許是想先送了豫王與少陽,再行送他們幾人回將軍府,可是豫王與少陽,怎的又會回到豫王府中來?

而今王爺身份已然不同,初時起兵,打的名號乃是清君側,但聽聞此次入京前,少帝卻突發時疾,身子似乎並不大好了。朝中見風使舵,自衛家軍順利入主永安城後,明裡暗裡早已紛紛改作擁立豫王。當日少帝登基,便是仗了兆惠手握重兵,而今兆惠已然無權無勢,被羈於天牢當中,少帝年弱又失了靠山,許是不久,應有一紙詔告,將要退位讓賢了。

豫王如今,不過人人嘴上並未說破,實則已是眾人心知肚明的新君了——是以連笙感到萬分奇怪,豫王與少陽,不入宮中,反回豫王府來?

然而心頭轉念一想,又覺也是理所應當。少帝尚未退位,人還在龍椅上坐著,豫王怎好明目張膽,堂而皇之地住到宮裡頭去。

於是心中又似豁然開朗,顧自笑了一聲,等著安頓了豫王與少陽,她好隨長青回將軍府。只是人在車中坐著,就聽前方一聲“末將恭迎殿下”,隔著車門遠遠傳來,是單庭昀的聲音。

連笙聽見,心頭一念乍起,可是長恭?

想著才又坐不住了,急忙整理一番,回頭扶了少陽下車。

早已有夥計飛快來放了腳墊,豫王少陽並身後長青等等,一併下了車來。連笙兩腳甫一落地,抬首便見單庭昀立於豫王跟前,身著便衣,笑靨不改,人雖瘦了些,倒也精神十足,可是左右卻不見長恭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