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章 楔子 司命

作者有話要說: 寫在前面,給戳進來的小天使們的一點閱讀指南:

1.楔子和正文相對獨立,楔子為設伏筆用了第一人稱,正文開始會切回第三人稱。

2.楔子講的乃是正文故事結束三百年後的一幕日常。

3.架空歷史,有神有仙,但非玄幻。

絮叨完畢,祝各位小天使們看文愉快~

又是一年赤道與黃道相交的時候,我拜了帖子去請師祖。

師祖來時騎著青牛,牛脖子上的銅鈴搖搖晃晃,驚醒了一山的蛇蟲鼠蟻。它們如臨大敵地四下逃竄,死水般沉寂的荊山,許久沒有這麼熱鬧過了。

我遣了黑鶴去迎他,白鶴扶住我的身子,將我從病榻上撐起。

回想上一次見到師祖是什麼日子,我早已記不清了,大概過了幾百年。幾百年間,我失了生氣,青山變作荊山,師祖卻仍舊一如既往的爽朗,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小司命,當初天君賜你青山赤海,大小也是塊福地洞天,如今怎的教你荒成這樣,我這一路行來……”

師祖止住了聲,站在門旁,定定看著我。我欠身輕笑:“師祖。”

“不過數百年不見,你竟成這般模樣了?”

眼前的師祖長須白眉,一身青衫道貌怡然,還是記憶裡的仙風鶴骨,我卻已然不是當初在他座下問道的我了。望了眼桌上的銅鏡,映出我的面色慘白,是一個瀕死之人的枯槁形容。我勉力笑笑:“還好,還不算太糟。師祖請坐。”

黑鶴搬來一張方椅,師祖面色凝重,坐到我近前。

“三百年前聽說你封了青山,我只道你是閉關修行,便未曾過問,不想你竟由著自己荒廢。”他取下塵拂,搭在一旁,似乎準備隨時給我一記,但他只是接著無不惋惜地嘆道,“想這青山原是鴻蒙肇判便開闢的寶山,赤海也皆因西王母遺赤玉於此而得名,雖不是什麼名山大川,但哪裡又是外頭這荊叢橫生,海枯石碣的景象。”

我自知有愧,低頭苦笑:“是弟子自誤。本想著此乃寶山福地,天君既開山建府,便是榮辱興衰皆繫於一處,神府興,則山海盛。弟子妄自尊大,原也不曾好生打理,卻不想旦夕驟變,落得是神府衰,山海敗。而今更是弱病纏身,早已無力支撐神府,更遑論維持山海了。”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我默然不語,繼而聽得師祖一聲長嘆:“罷了罷了……我也並非怪你,自當是天命如此,你縱為司命,所司所掌也不過凡間命數,這神仙的命運,你又談何知曉呢。只可憐你這副身子,如今卻是個什麼境況?”

師祖說這話時我正埋著頭,視線落在掌心裡,目之所及,雙手已全然沒了血色,十指瘦削,一層薄皮下,指骨幾乎清晰可見。幹瘦且僵,動一動便生疼,我甚至連執筆寫命的力氣都快沒有了。聽見師祖這樣問,我便搖一搖頭:“只怕是不大好了。先時尚能外出,精神雖不比往昔,但巡山觀海的倒也無礙。可漸而便常感疲憊,縱是青天白日裡也昏昏欲睡,想著四下走動走動,卻總覺心有餘而力不足,老要躺著。哪知這一躺竟愈發不可收拾,先是四體發僵,繼而殃及五髒六腑,及至今時,輕則咳,重則喘,食不下咽,寢不安席,似乎……似乎已隱有油盡燈枯之相……”

師祖詫然:“怎的就到了這般田地。”

一陣沉默,師祖問我,究竟何以至此。

腦海裡一閃而過的畫面,一道接一道彷彿永無止盡的驚雷,惡鬼般撕咬的烈火,墜入黑夜的青山。

我抬起眼來望向他:“師祖……想必也知道三百年前的事罷。”

師祖點點頭:“知道。確有耳聞。”

“且不說弟子大半精元魂消魄散,就是被釘在刑柱上受的那十日天雷地火,也早已將弟子焚皮挫骨,再無力支撐了。”

我聲氣沉沉,看見師祖眉心緊鎖,定睛看我,周遭如同凝固了一般,靜得連府外面蛇蟲的爬動都清晰可聞。良久,他複又嘆一口氣:“我且問你,三百年前那一刀,你可後悔?”

三百年前那一刀。

師祖輕輕一句話,我能清楚地聽見每個字砸進腦海的聲音,想起那一日鑽骨般的痛楚,二十餘載的等待,最後雙眼緊閉以前她無助的眼神,連同往後三百年來的死寂,我一度不願再想。可我又依稀記得她的笑靨,模模糊糊卻分外真切,她應該,也是發自肺腑地歡喜過的吧。

想到這裡,我又緩緩而篤定地搖搖頭,一字一句答他:

“弟子不悔。”

話音將落,我彷彿聽見師祖無聲地嘆息,他說:“不悔,不悔便好。”

我淺笑一笑,也道不出這笑容是何滋味。我曾是他頗為得意的門生,自幼習於座下,仗著幾分天資,甫一得道便受天君器重,位列仙班,擔掌大任,但我卻不是一個好門生。為了一點執念,甘冒大不韙,犯天條,抗旨,惹出諸多禍事,師祖卻一樣也不曾怪罪,如今,大概還要幫我來收拾這個爛攤子……

“既如此,想必你也不是為了這槁木身子才請我了,”師祖的話打斷我的思緒,他正色道,“說罷,你既投帖請我一敘,所為何事?”

我強打起一絲精神,直了直身子:“弟子想請師祖,代向天君陳情。”

“陳情為何?”

“卸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