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韓信帶著涼鸞遊山玩水。
十年。
瀾州兩百多萬精兵強將不斷鍛鍊提升,個體實力得到了大幅度的躍升。瀾州實名擁兵八十萬,實際則是三百萬。而且只需韓信一聲令下召集,各方勢力彙集,便可突破四百萬。
十年。
皇朝界將貢銀一提再提,如今已達到每月十兩。韓信再造死亡名單五十萬。
十年。
皇朝界各處不斷爆發動亂,最後都被皇朝軍一一鎮壓。當然,也有許多府君被推翻的。
十年。
韓信四十四歲。
第一年,與瀾州有一州之隔的義州有人持權,對府君發起了挑戰。
第二年,瀾州附近的大申州、蒼州兩州發生動亂。
第三年,義州平定,新府君上任。義州隔壁赤雲州再起兵戈。
第四年,大申州平定,新府君上位。蒼州、川州、雷州三州生亂。
…………
十年。
瀾州周遭一圈的赤雲州、白州、川州、雷州、橫州和大申州全部換了府君。
稍遠些的,大洋州、義州、岱州、蒼州、青州亦是全部換了府君。
共計十一州,全部圍繞在瀾州一圈。兩年前,朝堂之上發出了聲音,認為這樣的事情太過蹊蹺。
可是很快風聲被壓了下來,據說是數位殿王一齊上奏的。
上奏的內容外邊當然是不知道,但是韓信知道。
那時候韓信羽翼未豐,若是晉商帝對瀾州心生疑慮,那麼絕對不會如此輕易的放過瀾州。
所以,天智王趕在晉商帝做出決定之前,提前找了數位殿王,藉口說那瀾州府君是自己的孫兒好友,還請幾位老友高抬貴手。
於是,幾位殿王看在往日的交情份上,聯名上奏,保下了這個小小的瀾州府君。
其實,府君死不死,對於韓信來說沒有半點影響。府君被處死了,他大不了換一個繼續扶持。
可是萬一被皇朝界注意到了,針對了,那他可就完蛋了。
事後天智王上門警告過他,說他太著急了,動作搞得太大了。
可是韓信沒有收手,而是愈演愈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但是,朝堂之上的聲音突然也沒了。
今年初秋,最後一個青州也平定了。韓信在秦州了,他走完了為涼鸞撐傘走得路。
當初答應過她的,要再走一次星象古道。實現了。
回到瀾州。
韓信坐在瀾州江州城主府,而後,突然傳出,十一州府君,紛紛朝著瀾州而去。
皇朝界的探子回報之後,晉商帝終於坐不住了。他立即派遣孫氏,領兵兩千萬,出擊瀾州,平定瀾州在內共計十二州。
一兩州對於皇朝而言,那是小事情。可數量達到了十二州,已經佔了整個皇朝界四分之一的土地,這可是皇朝界開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大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