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三個月的時間匆匆流過。
韓信在自己的屋子裡和季風耗費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將岐山三年內所有的賬目都整理清楚了,最後的精華都落在了他手中的冊子裡。
有些地方有疑問,有些地方需要調整,有些地方甚至需要清掃。
而後,韓信親自下山,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清掃。
岐山的眾多產業,只有少部分是掌握在門主們的手中進行管理的,其餘的大部分則是由門主們從岐山外門裡精心挑選的外門弟子進行派遣管理。
就像是韓信現在挑戰的季風和季風手底下的幾個人,也像是曹譽、虞堯等內門弟子自己培育的黨羽勢力。這些人在武道上資有限,但是多少有些圓滑事故。
等這一代的內門掌管了岐山,到時候他們手底下的這些人就會被派遣出去管理岐山的產業。根據個饒能力不同,忠誠度不同,會被派到不同地方,而後為岐山繼續效力。這也算是對於他們的忠誠提供了一場前程。
可是岐山家大業大,這些派遣出去外管的外門,終歸是有些監管不到位的,有些外門面對著那些自己從未見過的鉅額財富,也難免會『迷』失本心。
韓信向樊乘風申請了一道令牌,又各自向五位門主申請了一道令牌,下山去了。
令牌的許可權很簡單,就是關於撤職和任命的權力。
韓信是帶著季風下山的。
既然季風是自己的親信,自己也選擇了相信他,那麼很多事情終究是需要他見識見識的。隨行的還有二十名岐山眾,每一個都是二流武學境界,其中還有四名乃是下乘氣境。
對於這次的清掃,岐南山也是持著支援的態度。
首席畢竟是未來的掌教,他的權力可不比門主,嚴格來講,比門主的許可權還要高得多,否則也不可能輕而易舉的將岐山的賬目全部調取過來查閱了。
看著韓信下山,樊乘風有些躊躇。他有些擔心,擔心自己的這個弟子會因為太過畢『露』的鋒芒而招惹來禍端。
韓信的第一站並不遠,是岐山山腳下的一個莊子。這個莊子裡住的都是岐山那些被免去了外門之名的弟子,他們只是普通的尋常人,住在這個莊子裡,依附著岐山而活。
他們的生計來源則是面前這條河。
這條河盛產一名叫做芝鮭的魚,它的『藥』用價值很高,作為菜餚也是很美味的選擇。許多雲水郡外的酒樓和魚販子都會來購進芝鮭,出售的價格那是一年比一年高。
加上芝鮭生活的範圍恰好全部都在岐山的產業範圍之內,因此這也就成為了岐山的一項大產業。岐山每年都會投放飼料,培育魚卵,確保不會因為捕撈量而導致芝鮭出現匱乏。
按理來這個產業是岐山最能賺錢的產業之一,可是偏偏每年的賬目都記錄著芝鮭的產量在下降,每年芝鮭創造的營額都在不虧不賺的水平線上。
這裡就是韓信的第一站。
剛走下岐南山的山道不久,韓信就看見了山腳下的莊子。
玩來勞作的莊民,有的曬網,有的清掃打漁場,也有的帶著孩子在河邊浣衣。
一副民生安泰,其樂融融的景象。
可惜,韓信要打破這份寧靜。他要改變這裡,讓這裡變得忙碌、變得繁華。
當初岐東山與岐南山分裂,現有產業進行了平均的分割。為了拿下這個村莊,當時的掌教可是將自己的名兵都讓出去了。一部名兵換一個莊子,若是按照過去這個莊子的產量來,約莫十年可以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