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不在家,三個兄弟從一開始的緊張惶恐,到後來的適應和有條不紊,適應得極好。
老大葉鷹在解除了飢餓恐懼之後,又有了葉蓁之前的引導打底子,這幾天帶著兩個弟弟,把日子過得讓人刮目相看。
不過十歲的孩子,每天天色剛亮就起床,帶著老三去割豬草,等割了豬草回來,老二已經洗好了衣裳,開始燒火,老葉家兩口鍋,大的煮豬潲,小的做飯,三兄弟有條不紊,配合默契。
兄弟三個忙活完,吃完早飯,再三個人齊齊去上私塾。
下午回來再一起忙活著煮飯、吃飯、學習,葉鷹還在柳葉母女兩個的幫助下,一起做滷肉,再裝好交給陸剛。
陸剛再交給來拉滷肉的車伕……
當葉蓁回到家,看到做完了家務正在學習的三兄弟時,三兄弟也看到了她,眼睛瞬間都亮了。
葉弘歡快地大喊一聲:“大姐!你回來啦!”
葉蓁點點頭:“嗯,回來啦。”
最小的葉弘飛奔著撲上來抱住了葉蓁,眼淚說來就來:“大姐,我想死你啦!我都以為你不回來了,不要我了!”
葉蓁的心瞬間軟得一塌糊塗:“你放心,你們都還沒長大,我怎麼會不回來呢?”
葉羽搓著手,看著像是想上前來,卻又有些害羞和不好意思,於是顧左右而言他:“大姐吃飯了嗎?我去給你做點吃的。”說著逃荒一樣跑出去了。
葉鷹乾巴巴地叫了一聲:“大姐。”
“嗯。這幾天,家裡都還好吧?”
“好。我們清早就起床,打了豬草餵了豬就去私塾,下午回來滷肉、做家務、寫先生留下的習題……”葉鷹一二三交代了個清清楚楚。
陸承澤已經說了三兄弟上私塾的事情,在山裡的時候也討論過三兄弟的未來。
這些日子教三個孩子識字,陸承澤也發現了三個孩子的不同。
老大葉鷹對學習並不是特別熱忱,雖說學起來並不慢,卻像是為了完成任務,相反一說起騎馬,說起打架,葉鷹就眼睛放光。
老二和老三坐得住,也很容易靜下來,專心寫字讀書都不在話下。
同樣對新的知識沒有掌握的情況下,老大葉鷹會找藉口逃避,跑去刷馬、遛馬、做家務,老二葉羽雖然不逃避,學起來卻也會皺眉頭。
老三葉弘雖然年齡最小,悟性卻最高,每次讓他背書、寫字,他都能用極快的速度掌握,遇到了沒有掌握的,他會主動反覆練習。
而且葉弘對讀書是真的喜歡,讀起來搖頭晃腦的,一看就很享受的樣子。
所以這兩天葉蓁對三兄弟的未來,也有了模糊的規劃:按照孩子們的特質來,讓他們每個人長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是最好的。
不過最基本的讀書識字算數,是必須的,若是字都不認得,以後說什麼都是假的。
這就相當於義務教育。
心中打定了主意,葉蓁也不再多說什麼,因為陸承澤叫人送了東西過來,準備定親用的。
葉蓁看著這輩子從來沒有見過的綢緞衣裳和首飾,有些怔忪:確實還沒適應啊!這小身板才到小學五年級的年齡,還沒成年呢,就要定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