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章

小六六想姐姐, 晚飯都沒吃多少, 也沒怎麼笑。便是施小妹帶他玩,他也蔫蔫噠, 無精打採。

喻巧慧沒法子可想,琢磨了下,就著月色往老屋裡去,跟婆婆說了聲,讓善哥兒過去看看六六。

施善聰收拾好書本筆墨, 跟娘說今晚就住四哥家, 明兒清晨再過來。

呂氏笑著同意了,還向兒媳問了兩句家裡的情況, 身體怎麼樣。婆媳倆說叨了會子話, 喻巧慧才帶著善哥兒離開老屋。

和小小同年,但卻小小要大幾個月的善哥兒,個頭竄得也比較快,他特別像個讀書人, 溫和雅緻, 小小年紀,眉眼神略顯幾分老成,他說話的時候,也是很沉穩的, 胸有成竹的樣子。

呂氏對小兒子很是喜愛, 一顆心都擱在他身上, 把他照顧的很是細致妥當。

小六六見著施善聰, 很乖巧的喊了句。“小叔。”

“六六,我今晚跟你睡好不好?”施善聰把物什擱桌上放著,坐到了侄子的對面,眉目含笑的看著他。

小六六眨巴眨巴眼睛,應了聲好。

施善聰拿出本千字文,翻開,問著小侄子。“我教你念書好不好?姐姐是不是也教過?”

“嗯嗯嗯。”小六六有點激動,連連應著,又咧嘴露出個燦爛的笑,還伸出胖乎乎地小爪子指了指書本。“姐姐教我識字。”話說得可清晰了。

站在門口的喻巧慧見兒子有了笑容,心裡總算是鬆了口氣,也沒打憂叔侄倆,輕手輕腳的回了堂屋裡。

堂屋裡點了盞油燈,施豐年在編著草鞋,他平常穿的草鞋破損的太厲害,得重新編雙新的。

喻巧慧走進堂屋,拿著針線笸籮坐到了桌邊,就著昏黃的燈光,做起針線活計。“還是善哥兒有法子,六六這孩子,可算是緩過來了。”

“六六就是想他姐姐,一時受不住,小孩子嘛,都會有些的。”施豐年見媳婦做針線活,就起身又點了盞油燈,屋裡頓時見亮堂了。“夜裡做針線活,容易熬壞眼睛。”他聽丈母孃說的,攔不住媳婦做針線活,他就多點盞油燈。

“我把手裡這件衣服趕出來,你明兒去趟梧桐山。小小走得急,什麼都沒有帶,總得有換洗衣裳鞋襪之類的。”喻巧慧說著,又碎碎念道。“姐弟倆從寨子裡回來的急,都沒有收拾包袱,寨子裡的人應該會送過來的,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天,一天比一天見冷,眼看要進冬天,要是小小一直呆在山裡,還得抓緊時間給她做襖子,山裡比外面要冷些,她個頭竄得快,衣裳總是不夠穿。”

施豐年埋頭認真的編著草鞋,時不時的嗯兩聲,表示自個在聽著。

多年夫妻,喻巧慧早就習慣了大夫的沉默,她絮絮叨叨的繼續說。“小小走的時候,說有些困惑想要問她師傅,也不知道她師傅在不在道觀裡。小小明明才十歲,我卻總覺得自己老了,都幫不了她,說多了,反而給她添麻煩。也沒怎麼問過她師傅,這師徒倆關系如何,咱們也不太清楚,她有不懂的,也就只能問她師傅了,趕明兒你見到老道長,多和他說說話,咱們是不是也給他做兩身衣裳?”

她是想著,人心都是肉長的,夫妻倆真真誠誠的待老道長,老道長也會清楚,自然會真真誠誠的待小小。再說,他是小小的師傅,家裡待他也好,也是應當的。善哥兒去學堂讀書,還得縫年過節給夫子送禮呢。

“我越想越覺得可行,豐年,你說呢?”喻巧慧又想起樁事來。“聽說熊地主都搬梧桐觀住著了,隔三差五的往山上送各種新鮮素菜,道觀裡上上下下跟他交情好著呢。你說咱們怎麼就沒想到這點,熊地主當老爺的,腦子就是比咱們要靈活。”

施豐年哪裡懂這些,向來都是媳婦操心的,他也跟往常似地。“我看你說得對,咱們就這麼辦,等我去趟梧桐山回來,看看小小的師傅是怎麼的意思,若沒反對,咱們就替他張羅些物什。”

夫妻倆在堂屋裡輕聲細語的說著話,隔壁屋裡,傳出陣陣讀書聲,聲音清亮裡帶著幾分稚嫩是善哥兒的,奶聲奶氣有些字,吐字不甚清晰是小六六的,叔侄倆在屋裡一個教著一個念著,氣氛也是分外的和諧。

次日,施善聰在四哥家吃過早飯,就帶著書本筆墨回了老屋裡,在老屋裡換好衣裳整理好書箱,坐著牛車去鎮裡讀書。施晨就負責接送兒子讀書,牛車是三兒子豐年家的。

施豐年忙完家裡的活,就問小兒子,要不要和他去田裡玩。見他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屋簷下玩木玩具,他看著也有點不是滋味。閨女在的時候,有她帶著小兒子,不是飯點就不著家,就算在家,屋裡也熱鬧的很。閨女走了,一下就見了清靜。

“不去。”小六六搖著頭,水汪汪地大眼睛看著父親,很認真的說。“我等姐姐回來。”

施豐年愣了下,伸手撫撫他的發頂。“六六乖,那我下地幹活去。”

小六六點點腦袋,沖著父親笑了下。

喻巧慧從廚房裡出來,見兒子坐在屋簷下,安安靜靜的,她有些意外。“六六沒跟爹下地玩呢?”

“我要等姐姐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