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章 天子一怒,天下縞素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104章 天子一怒,天下縞素

方閣老作為帝師,自然瞭解自己的學生,從殷無殤說第一站先去北疆,他心裡就已經大致有數了。

皇上這是想先去把穆溪知接上,然後陪他一起去春巡。

說白了就是拿春巡當個幌子,兩人一起出去遊玩兒幾天,若真是春巡,不會連一個主管農桑的朝臣都不帶。

但他也明白,以皇上的性子,一旦決定了的事情,是任誰贊同與否都無法改變的,所以後來他才沒再說話。

而這一點他早就告誡過自己的兒子方啟,這幾年方啟也一直做得很好,不知今日突然抽的什麼風,竟這般執拗的去觸皇上的黴頭。

而那幾個平時看著挺聰明的老狐貍,居然也跟著犯起糊塗來。

在聽到李老頭說出“北疆賤民”四個字的時候,他便知道李老頭這次是完了。

因為此時北疆不光有災民,還有穆溪知。

或許在別人聽來這四個字並無歧義,但落在皇上的耳朵裡,便是在針對漫罵穆溪知了。

並非皇上昏庸遷怒,而是當年皇上要封穆溪知為相時,百官們鬧得太過。

因為穆溪知雲國皇子的身份,當時反對之聲非常強烈,有些言官甚至觸柱死諫,撞得頭破血流。

可皇上非但無所動容,還將那些頑固不化的禦史貶官發配,力排眾議一意孤行的將穆溪知扶上了相位。

於是有些人便起了借百姓之口傳謠的心思,想用民心輿論來逼迫皇上罷了穆溪知的相位。

所以有那麼一段時日,朝堂內外到處都能聽到明嘲暗諷穆溪知的歪詩歌謠,甚至有一次穆溪知在下朝之後被百姓圍住車馬堵在當街,當面進行辱罵。

皇上聞之震怒,當即調動了大批暗衛,很快便查出幕後操縱者都是朝中官員。

天子一怒,天下縞素。

那一日午門之外血流成河。

當時因為傳謠風波,讓所有人看到了皇上的心狠手辣,鐵腕無情,幾乎將朝堂進行了一次大清洗。

一時間人人自危,滿朝惶恐。

但傳謠風波過後,皇上卻很少在朝上發怒,即使有些禦史直言不諱,甚至僭越犯上,他都不予計較,但唯獨不能針對穆溪知,哪怕沾一點邊兒都不行。

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朝臣們寫奏摺時都會再三思量,以免因為口誤被皇上遷怒。

後來穆溪知自己爭氣,為大殷做出了許多旁人所不能及的卓越貢獻,在朝中逐漸穩固了相位,百官們對他也是真心敬服交口稱贊。

可能是因為很久沒有人因為穆溪知被皇上遷怒責罰了,有些人便逐漸忘了皇帝那個“杯弓蛇影”的心病。

李老頭便是其中的一個倒黴蛋兒。

而導致李老頭變成這個“倒黴蛋兒”的人其實是方啟,若不是他莫名其妙的跳出來阻止皇上去北疆,就沒有後面的這些事。

而皇上雖然看在他的面上沒有責罰方啟,但讓他來判老李頭的罰,也已經含了敲打的意思。

心裡深深嘆了口氣,他起身道:“陛下仁心,依老臣之見,便讓李閣老致仕還鄉,安度晚年吧。”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