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夥伴們群情激盪,張曉愛心裡頓時感動萬分!
多年的社群工作經驗,張曉愛與居民早已打成一片,凡事能夠身先帶頭。
雖然平日裡性格比較和藹可親,但是在員工和居民的心目中頗有威望。
這也是為什麼街道會把文苑社群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管理難度大的小區交給她的原因。
誰能沒有恐懼?
誰又沒有困難?
難得是克服恐懼和困難之後,選擇直面它們,衝鋒在前!
“接下來我安排一下具體的工作。”張曉愛柔聲說道。
眾人豎耳傾聽。
“首先,社群大廳要留兩人全力配合街道‘社會隨訪組’做好資料、電話的及時對接,我和王書記商量了一下,決定安排負責衛計工作的兩委成員崔文巧主任和網格員李巧思。”
“這個工作特別重要,必須二十四小時隨時待命,及時記錄武漢返鄉人員的情況,且不容出分毫的差錯!”
“街道把武漢返鄉車次資訊推送到社群後,崔主任和李老師會把表格分配到各個百姓家園,大家務必第一時間進行電話核實他們的體溫、活動範圍和接觸人員等資訊,整理好表格之後再迅速上報到社群。”
“並且要反覆叮囑他們居家觀察的相關注意事項,每天兩次測溫必不可少,每天及時更新他們的資訊!”張曉愛嚴肅的說道。
之所以選擇李巧思,是因為她電腦表格使用嫻熟,跟街道和社群各部門員工也較為熟悉一些,上傳下達溝通起來,會比較方便。
張曉愛停頓了一下。
她喝了一口水,繼續說道:“還有另外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卡點的分配和值守。”
“咱們轄區四通八達的小區出入口一共九處,背街小巷一共是三條,六個出入口,把能封的封上,能堵的堵上,每個小區只留下正大門一個出入口,這樣封堵完加上背街小巷一共有九個卡點需要值守。”
“卡點需要二十四小時輪流值班,我們社群一共十七個人,我和王書記要串崗統籌,再去掉崔文巧和李巧思在社群大廳報表值班,還餘十三人可以投入卡點。”
“人員肯定不夠,這個我會向上級彙報,同時我們也可以積極爭取黨員和志願者的參與。”
“現在,本著以百姓家園為單位的原則,我先把我們現有的人員排好班,等街道協調過來人幫忙,第一時間給缺人的卡點補充人力。”
“具體安排如下:楊如軒,你們吉祥家園,雖然小區規模大、居民人數多,但是封閉性好,只留一個正門出入口就行,所以你們家園一個卡點。”
“王倩楠,你這邊李巧思留在社群大廳,其餘人除了負責兩個小區大門的卡點之外,還有一條背街小巷卡點,你們共負責三個卡點。”
“勝利家園這邊,崔文巧抽調在大廳,三位網格員除了負責一個小區卡點之外,再負責一個背街小巷卡點,你們共負責兩個卡點。”
“蘇悅然,你們如意家園,除了火柴廠小區和化肥廠宿舍兩個卡點,再增加沿河公園旁邊的一條背街小巷卡點,你們共負責三個卡點。”
張曉愛對卡點的分配和人員安排,都做了詳細的佈置。
蘇悅然感覺手機振動了一下,低頭一看,是劉美丹發的微信:“悅然姐,咱們如意家園一共倆人,書記給了我們三個卡點,這是什麼操作,果然一到幹活就能想到你啊!”
蘇悅然抬頭一看,劉美丹正悶悶不樂地瞄向自己。
“我也納悶著呢,等過會開完會,我來問一下。”蘇悅然迅速敲了幾個字過去,並給了一個“穩住”的鼓勵眼神。
“下面請王書記把卡點的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項佈置一下。”
社群副書記王秀娟開始侃侃而談起來......
她就小區卡點如何值守、卡點如何測溫登記、防疫通告如何張貼和宣傳、包括和居民說什麼等細節,都做了詳細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