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萬事萬物都會在發展節奏中趨向於平衡,當平衡達到一個臨界點,就會從發展趨向於滅亡,最終會回歸到發展前的狀態,然後重新開始一次發展--滅亡的程序。宇宙的生滅,生物的生滅,莫不如此。此間真理如何,需要我們運用各種方法來進行探索。
科學與神秘學,都是用來探索真理的手段,只要能真正表述真理,那麼手段就是正確的,當真理顯現在你面前,所有的手段都可以拋棄,憑借真理,你可以擁有無數手段來進行闡述和應用,這一條可以作為神或者真理對僕人或者啟蒙者的指引。我們從這裡可以得知,神秘學與科學,只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必將殊途同歸。神秘學以神秘力量,或者說精神力量來幹涉現實世界,科學以科學器材來幹涉現實世界,他們是通往真理的不同路徑。
科學是怎麼來的?自智慧生命擁有了智慧,為了生存與發展,運用智慧開始製作工具開始,慢慢發展出各種型別的學科,這些科學方法,讓我們能更好的改變環境,探索未知,即改變外部環境,探索大千世界。神秘學是怎麼來的?同樣,自智慧生命擁有了智慧,為了生存與發展,運用智慧開始探索外部世界,追求自身起源,但是因為智慧的不足,於是開始對外部環境進行猜想與假設,最終發展到對整個生命與大千世界的思考,當真正觸及世界的真實,苦於無法用智慧來表達,於是産生了神秘學。
在我們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我們最迷惑的是能量與物質,神秘學從精神開始,直到精神幹涉物質,那就開始與科學慢慢接軌。而科學則從物質本質著手,終究在物質與能量轉換時,與神秘學開始接觸。但是,真理這個說法,我們要援引前人所說的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我們永遠只能達到相對真理的地步,真正接觸絕對真理,那麼就是我們超脫的路徑!只有超脫,才能明白真正的真理所在!
在我們用科學創造克萊因瓶、莫比烏斯環來探究空間奧秘的時候,神秘學也透過精神世界的想象來創造空間,這兩種天差地別的方法,得出的結論居然是如此相似,那麼我們可以知道,神秘學和科學之間必然有某種聯系,這個是我們在研究神秘學與科學的一個紐帶!
當我們在發展自然科學時,因為科學發展階段的限制,不免産生了與社會形態、神秘學、社會組織形式的各種沖突,由此必然産生對於這類沖突的研究,這就是社會科學,社會科學是我們有效粘合自然科學與神秘學的粘合劑,讓我們的文明在發展與沖突中前行。
在我們已經達到真理的時候,從神秘學角度,就是言出法隨,從科學角度,就是法則裝置,那個時候已經不必拘於神秘學與科學的分歧,因為無論從種族或者個體角度,都是從宇宙法則處進行應用,甚至延伸到大宇宙層面的法則,混沌法則之類,那已經不是我們凡人所你那個窺探的領域,到這個領域,以自身來影響法則甚至改寫法則,都已經是可能的存在,再去分神秘學與科學,沒有任何意義。無論我們是修行還是展開科學探索,都是我們邁向混沌虛空的路徑,我們不應該用自己的觀念來描述世界,而應該用世界的真實來升華我們的觀念。
智慧生命是科學的,無論大到器官身體,小到細胞物質,都可以精確測量,任何變化與運動,都可以用科學來進行表述;同樣,智慧生命是神秘的,無論是思維還是精神,都是無法用科學來測量和解釋。思想可以瞬息千變,瞬息萬億裡,精神可以改變自身對時間與空間的觀感,感情可以改變身體對外物刺激的反應。這些特質,既科學,又神秘,組成了智慧生命。既然智慧生命的存在都脫不開神秘學與科學,能夠很融洽地組合在一起,那麼對應於天地的探索,神秘學與科學都是方便法門,都是我們探索升華道路的工具。
以前在初步涉及微觀世界的時候,曾經有人說過一個“觀察者效應”。微觀世界是無為的,嗯,或者說最接近現有的真實奧秘,當“觀察者效應”發生的時候,無為就變成了有為,那麼就發生了質變。那麼其實就脫離了真實,被觀察者所拘束。道可道,非常道,當觀察者效應發生,那麼就是可道,那麼就不是真正的道,有為的,可不是真正的道啊!我們在處理神秘學與科學的分野,在微觀世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科學觀察到的,永遠是表象,神秘學所體悟到的,才是真正的規律啊!現在一味地進行科學發展,摒棄神秘學,但是到了需要跨越的那一步,缺失神秘學,將會是我們在科學方面直達真理的瓶頸,到時候只能依靠不靠譜的“靈光一閃”來進行科學的跨越吧!
在這裡,需要同時要強調一個理念。在我們對世界的真實進行探索與研究的時候,這個世界同時也對我們的探索與研究行為作出了應對。就象剛才所說的觀察者效應。無為的微觀世界在觀察者的眼中出現了有序的變化,這就是我們的思維已經對微觀世界作出了幹涉,而微觀世界的變化就是世界本身作出的應對。
所以,任何事物,任何行為,都不是獨立的,而是會與周圍的環境以及思維狀態等等發生交涉,互相之間産生影響。同樣,在神秘學修行的時候,也會因為環境、行為的變化,對修行産生影響。這種說法其實與古人所說的天人合一極其相似。
或許古人在修行講究環境與行為,還有清理自身的思維狀態達到入定的目的就是因此而來。只有在更高層面上,才會發現事物的本質,否則就會受到觀察者效應的影響。所以,我們侷限於本來的天地,想要超脫,首先要做的是跳出自身的侷限,無論是物質環境還是自身的思維桎梏,都是可能的超脫之路。或許,當你真正超脫,回頭再看看現在你的行為與思維,對於超脫二字都會感到多餘。只有被桎梏,才會有超脫的想法,當你的思想真正自由了,還需要什麼超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