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到了大三的第二個學期開學一個多星期了,京華還有很多地方覆蓋著一片白雪,不過在某個公園裡,已經有了零星的水鳥在水裡撲騰了。對普通人來說,天氣已經從徹骨的寒冷變成了吹面不寒楊柳風了。
雖然還沒畢業,不過雲瑾三人都已經早早就學完了所有的本科課程。他們現在主要精力都放在泡圖書館和修行上了。
在那次進行過微觀層面的觀察後,他又對當初那塊鏽鐵塊進行了觀察,當然也觀察了不少其他的物體。當深入觀察是,除了初始的景象不同,鐵塊看起來是海底被極多淤泥雜物覆蓋的岩石,再深入,內部的粒子排列比枯枝要整齊有規律。一旦進入原子層面,基本上所有物質都差不多。
長期觀察後,他得出了結論。越是密度大的物質,內部粒子排列越整齊。粒子排列越有規律,物質的強度與韌性都會增加。當然不排除人造物有區別。
在大三最後一個學期,他就經常進行這種觀察,還對一些物體進行長時間關注,觀察這個物體受到天地影響,又影響天地的狀況。
慢慢他摸索出一些脈絡,任何物體都是天地中的一員,也是其中一個環節,與天地萬物互相有影響,哪怕再微小的相互作用,影響也是存在的。天地萬物在最基礎的粒子層面,是沒有區別的,粒子運動狀態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物體,讓整個大自然豐富起來。
從這些絲絲縷縷的脈絡中,他隱隱覺得,天地萬物哪怕表現再多姿多彩,其實都有一種內在的相似性,互相之間都是相似,相互影響的。這讓他隱隱有一種碰觸天地本源的感覺。
隨著雲瑾越來越多觀察天地萬物,又經常對一些物體進行各種層面的觀察,元神的神奇之處逐步展現出來。
自從進行了宏觀與微觀層面的觀察後,雲瑾的元神似乎發生了極為奇妙的變化。當他去注意一個物體,那麼這個物體本身的資訊都會一目瞭然,包括物體的各種物理性狀。
從宏觀層面的與天地中各種物質的相互影響,甚至能根據這些來追根溯源,查知其歷史來歷,以及在整體大環境中的未來走向,簡直有點宿命的神通一樣感覺。
從微觀層面則能查知其組成,一路深入下去,包括其最基本的粒子組成。他可以清晰查知任何一個基本的粒子的運動狀態等等。
這種感覺讓他在元神觀察天地的時候,有一種萬物在心的感覺。甚至他能化虛為實,完整將整個查知的物體在元神重新構造再變為實物。這簡直是造物神通了。
當然,這些不是憑空想象來造物,而是對一個物體有了最本質的瞭解後,以超越凡俗的力量將其在物質世界再造出來。暫時還是隻能對物質進行重構,對於能量什麼的,以他暫時的能力,還需要更多進行本質地理解才行。
這也是讓他覺得有點奇怪的地方,畢竟在從元神的視角來看,物質與能量其實沒有本質的區別的,但是在對能量重塑的時候,總是會莫名其妙地發生混淆,性質變化。
以雲瑾對元神的理解,既然物質能量在元神觀察中處於同一個層面,就不應出現這種情況。他在發覺這點後,又一頭埋入書海,科學的,道家的,總之他覺得似乎自己還有什麼忽略的地方。
最後他並沒有找到答案,勉強解釋,也只是因為他進行觀察的時候,都是從物質角度出發,對於如何對能量觀察,他也沒有頭緒,只能慢慢去摸索了。
在元神的視角中,觀看天地萬物,無論物質與能量都是一樣,在最基礎的層面,本質上都是大道用以維持天地執行的基礎,用科學術語來說,大概就是維護物理規律的最基本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