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階是這個時代的人,他的眼界自然不能與朱載坖相比。
朱載坖的規劃當中,就是要在這個年代為大明打好一個基礎。所謂緩緩圖之,那是不可能的。大明朝已經在走下坡路,如果不是經過大刀闊斧的改變,不久便會沒落。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經過朱載坖的挽救,這大明終於有了蓋世強國的風采。但這還不夠,只不過是封建生產力的體現而已,興衰的落差其實並沒有那麼大。如果按gdp來算,這個落差恐怕還比不上後世中國非洲豬瘟的損失。
朱載坖看著徐階,這老頭看來是看出來些什麼。
“閣老看破莫說破,朝廷有些事,還是保密的好。”朱載坖叮囑道。
徐階心中一顫,立時躬身道:“臣知道了。”
他們在這裡議論東瀛,而東洋退海使王直,則就在日本國主織田信長的身邊。
此時的織田信長,已經殺掉了足利兄弟,自己既是徵夷大將軍,也是東瀛國王。
但是織田信長與所有成功人士一樣,對於自己的人格魅力過高估計了。他將足利義昭手下的許多舊臣,都收攏到了手下。
如此做雖然是件很大度的事,對於一統東瀛極有好處,但其中的隱患也不會小。
王直就得到了朱載坖的來信,讓他想辦法除去織田信長身邊的一個降臣。此人名叫明智光秀,在織田信長手下屢立戰功,曾經平息叛亂,也曾經與織田信長裡應外合,擊敗本願寺軍。
因此明智光秀深得織田信長的信任,但是朱載坖當年玩過鬼子的戰國遊戲,知道這傢伙心念舊主。後來發動了本能寺之變,將織田信長給殺掉了。
本來是最有希望一統東瀛的人,而且眼看成功在即的時候,朱載坖可不希望明智光秀這個變數存在。
所以朱載坖才會給王直下了這份旨意,命他在合適的之時,將明智光秀除去。
此時的東瀛,只有九州島還沒有臣服於織田信長。只要織田信長揮軍而上,不出差錯便可將九州一戰而定。
而織田信長也正在調兵遣將,從各地蒐集船隻,並將各地的精兵強將都集結起來。
王直作為織田信長的好友,一直在助織田信長努力兼併各個大名,他當然不會缺席。
“五峰先生,你覺得我應該帶多少人馬前去九州?”織田信長詢問王直的意見。
王直久在日本,而他的五峰島就在九州島之旁,對於九州上的勢力極為熟悉,與那些大名更是經常打交道。
“織田君,我認為你不用帶太多人。”王直伸手指了指九州的方向道:“九州有實力的大名不過是三家,他們知道織田君要去攻打九州必定會聯合起來。對此,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派兵去九州,而是派一名說客便可以說服他們。以織田君如今威勢,東瀛只有一個九州島尚未臣服。他們自己的心中也清楚,織田君是絕不會讓他們自立的。”
織田信長沉思了片刻,皺眉道:“如今本願寺四處造謠,將我塑造成了滅佛的第六天魔王。我在東瀛的名聲可不太好,島津、大友與龍造寺家,會被說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