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宰甩開夔州衛,帶著國防兵一路急行,出京當天下午趕到了通州張家灣。初至地頭,他便感受到了極大的震憾。
兩月之前,他的勤王之路並沒有打張家灣路過,而是擦著它直接拐去了近處的通州。
此時身處張家灣的土地,但見一座城池臨河聳立,磚石披身,彷彿巨象吸水,極有氣勢。
據走南闖北的王之臨介紹,張家灣城乃成祖時營造北京新城時剩下的材料建成,周長960丈,可見當時之富,以及張家灣對北京的重要性。
葉宰聽後卻很不以為然,大萌明明有更好的海運不去用,卻偏要用運河這種費人費財的低效方式,無非就是朝野上下利益纏結,執正者都不敢動刀子而已。
故不予置評,再將視線投向河面。
只見大河灣裡停泊的船隻數不勝數,舷舷相依,宛如搖擺的陸地。
依次往南則全是船帆,一眼都望不到頭。
碼頭上,官轎如雲,旅商如雨。三教九流來來往往,各式口音沸反盈天。
發過一會呆,葉宰便遣人打聽白桿兵的蹤跡。
反饋回來的資訊終於讓他高興起來。
白桿兵果如他的所料,“堵船”了。
非但白桿兵,就是湖廣、湖建的軍隊也堵在這裡。
葉宰問為什麼?
親衛回答時一副理所當然的語氣:“船位有限,要先運送山東、江浙的軍隊。”
這又是為什麼?
李唯輔一言道盡了其中的原因:自己人。
葉宰起先不明白,慢慢的也品出味兒來。
漕軍十幾萬人,主要來源就是山東漢子、江南小哥,鄉里鄉親天然就親近,不照顧自己人又照顧誰來?
至於天下為公?
不存在的!
親親相隱、鄉黨鄉誼才是大萌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任何人都無言可以置喙。
嘿嘿……
葉宰才不管他鄉黨不鄉黨的,心說:這不是巧了嗎?這不是巧了嗎?沒想到歪打正著,把白桿兵留下了。
遂讓李唯輔去漕運分署報了名,把手下千來人也安排進船隊,並指明與白桿兵同一批。
事畢才帶著隊伍,趕去張家灣五里外的一座村落,拜訪秦良玉。
到了地頭一看,葉宰不禁咋舌,這裡那兒還是村落,分明就是藏兵谷,視線所及除了殘垣斷壁,全是帳篷。
村口,姑且叫村口吧,還有模有樣的設定了原木搭建的寨門,並有兵丁值守。
看那穿著,五花八門,有不嫌熱穿胖襖的,有穿藍衣的,也有穿灰布的,甚至光膀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