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7章 流民以及糧食問題

前幾章錯把懷慶的鄭王寫成了潞王,潞王在衛輝呢,已改正。)

後世有句俗話說的好——在找別人麻煩之前,一定要知道自己有沒有這兩把刷子!

對鄭、趙兩王如此,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惹到了什麼人。

對葉宰亦是如此,他想找二王麻煩也有那個實力,奈何戰場形勢千變萬化,偏偏又自顧不瑕。

還沒等他下令兵出紫陵村,神樞營便派快馬來報,碗子關北面陸陸續續逃回來一千多流民。

經查證,全部為闖軍擄走的河南百姓,鄣德、衛輝、懷慶等地都有。

據流民交待,他們這些人本就是被裹脅的,而且都不願意離開故土,於是利用山區複雜的地形擺脫了流寇的監視逃了出來。

傳令兵帶來王重華的原話,“請撫臺示下,這些人是殺是留?”

嗯?

葉宰不禁陷入沉思當中。

殺,當然是一了百了的手段。首先,儒家文化裡就沒有俘虜生存的土壤,世人共知“一日從賊一輩子都是賊!”

其次,誰知道里面會不會混有奸細?即使能查證流民身份,可誰又能保證他們裡沒有變節者?

留,工作量就太大了!放進來容易後續工作難。

甄別工作你得做吧?

這些人遍佈三府地盤,必須派出大量的人手前去他們居住地查證。

基本的生活物資總得管吧?

這些人被擄走前家裡已被打砸一空,沒吃的沒住的,既然都收留了便不能再讓他們活活凍死餓死。

再有,說不定還會涉及到分地的問題。

流寇每過一處均燒殺搶掠,百姓手裡的地契大抵是沒有的,那就得找當地官府的黃冊、魚鱗冊來對比。可很多官衙被流寇燒了,有沒有冊子都不好說。除非記載著真實資料的白冊。

但這是不可能的,不說掌管白冊的小吏們還活沒活著,就算活著,白冊也是小吏們的傳家寶,一個個諱莫如深。要不然,他們也不能在事實上架空了很多知縣。

而且,失了官方資料,王府、官員、大戶、小吏不正好勾結起來上下其手嗎?

所以說,在土地這個問題上,葉宰與這幾方訴求不同,根子上就是矛盾的。

那葉宰該怎麼辦?

沒辦法,收下!

流民們手無寸鐵,並非戰場上的敵人,如果殺了就是屠殺,葉宰狠不下心來。

不過,該有的防範他有,決定留人後他又吩咐道:“在碗子關以南設一個營寨,將流民們關進去審查,記錄下每一個人的籍貫、名字、親屬姓名。有田地的標明位置,有同鄉同村的互相作保。沒有作保的把資料交給本官,本官自有安排。”

接下來一段時間,葉宰一直呆在紫陵村盯著流民的安置工作。

流民們也都挺配合,畢竟中國自春秋以降就有保甲制度,世世代代已經習慣了,不會有人跳出來大叫“官府侵犯了人全”啥的。

九月初一,第一批兩百人審查完畢,全是懷慶當地人。數量有點少,這是因為李自成在懷慶境內大部分時間處於被追殺階段,沒搶幾個村子。

再有,這些人從賊時間比較短,算是汙染不深者,故選為第一批釋放。

王重華按葉宰的要求給每人發放了一兩銀子、一斗米。

二百人當場感激涕零,紛紛跪下給王重華磕頭。

王重華嚇了一跳,趕緊跳開,他可不敢攬了葉宰的功勞,遂指著西面大聲說道:“要感謝就感謝紫陵村的葉巡撫,放你們進關和放發遣送銀均為葉巡撫安排。”

於是,兩百人換個方向衝西面磕頭,聲音不甚整齊卻情真意切:

“謝謝葉老爺,謝謝葉老爺!”

“葉老爺,俺回去一定給您立個長生牌位。”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