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日,川兵中軍營帳。
葉宰獨自坐在書桌後凝眉苦思,昨日的試炮結果讓他喜憂參半。
小鋼炮不愧為劃時代的軍國重器,它最遠可控制5裡外的敵人,比此時任何炮都有資格稱一句“一炮糜爛數十里”。
可惜,小鋼炮的缺陷也很明顯,它不能用來攻城!也就是說,對於古代動不動就幾丈厚的城牆,它無能為力,最多也就打打城牆上站立的人。
然而,誰又會站著不動讓它打呢?
葉宰為此絞盡腦汁,急命鐵匠連夜趕製了兩枚尖頭彈,於昨天再次試射。
尖頭彈是在沒有後世高爆彈的情況下,他能想到的最好的替代方法。
試射後的效果並不好,彈丸並未如葉宰所想以尖頭扎入,而是尾部在臨時堆築的土牆上砸了個大坑。
事後與匠人們一起分析了好久,葉宰才用幾百年後的知識求得原因。
小鋼炮是滑膛炮,彈丸初速快卻沒有穩定的彈道,尖頭彈出膛後,不一定會尖頭朝前。
其實,如果只將它用於野戰,那有沒有尖頭都無所謂。可現在不行,因為東虜好的不學學壞的,居然窩在遵化城裡當起了縮頭烏龜。
這幾日,薊州城周圍的兵馬越集越多,令葉宰頗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因此他料定,要不了幾天,必會全軍拔營,東出攻擊遵化。
葉宰還想憑小鋼炮打破城牆,立個頭功呢!
所以他現在很頭疼,要不要給小鋼炮拉兩根膛線?
可是大炮拉膛線不比火槍,太特麼複雜了。
首先,彈丸大小。大了塞不進去,小了卡不住膛線,就像他造的新火槍,因彈丸不合格,膛線完全沒有起到做用。
其次,彈丸卡住膛線如果太死,會不會打不出去炸膛?這東西可不是火槍,火槍炸了波及一兩個人,大炮炸了會死一大片!
葉宰想了老半天,卻根本想不出來解決的辦法,倒讓腦殼暈暈沉沉的,只得放棄了,準備去一趟匠人營,和匠人們再討論下,集思廣益。
剛起身,輪值親兵趙義慌慌張張闖了進來,禮都來不及行便急切開口:“稟兵憲,馬總鎮派人來請你入城軍議。”
馬總兵就是馬世龍,剛從詔獄裡放出來代罪立功。
也不知他是不是在裡面吃得好住得好,給葉宰的印象是一個白白胖胖、富態的中年人。此人帶兵打仗的能力如何,葉宰不清楚,卻知道他很會做人。
川兵剛到那天,馬世龍便拉著已經先到的各地軍將和文官們,擺了接風宴。
其間,言語中對葉宰多有恭維,說他老馬的恩主是孫閣部,故而他最佩服文人了!葉兵備翰林出身,以後要是做了閣老,請不要忘了今日並肩作戰的情誼云云。
這話一下就搔中了葉宰的癢處,立馬與他酒到杯乾,連喝三大杯。
孰料,葉宰這高興勁兒還沒過去,便見馬世龍逮著另一個文官,也說了差不多同樣的話。
葉宰至此後再也沒參加過一次薊州後來者的接風宴會。
不過,葉宰也並不怨恨馬世龍,因為這就是現今時代武將的生存法則。
……
葉宰帶著秦良玉、馬祥麟、倆秦副總兵、倆秦參將、“馬”同知,匆匆進了薊州城。
薊州城屬民,不是屬軍的薊州鎮,因此城裡的建築與其他州縣基本相同,當然就沒有衛衙了。
開會的地點就在州衙裡。
葉宰一進去,便見中庭內的人群天然分作兩方,有點涇渭分明的意思。
一方是武將,兵甲鮮亮、簪纓輝煌、嗓門聲震屋瓦;另一堆是文臣,三三兩兩站著小聲說話,時不時瞟一眼對面的武將,眼裡盡是鄙夷之色。
“良臣,良臣,這,這兒……”
葉宰循聲望去,只見一個身量高大,鶴立雞群的紅袍文官在人群中向自己招手。
遂笑著向其點點頭,然後回身問道:“秦都督,要不我們一起過去?”
秦良玉搖頭,“老身就不去打擾你們文人的雅集了。”說罷抹身去了武將那邊。
葉宰又目視馬祥麟,問:“馬宣慰,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