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礦渣子,剩下的事便水到渠成。二月二日,天氣晴,有微風但不太冷。
石灰窯——水泥窯場區高溫滾滾,騰起陣陣煙塵。
白生生的石灰從石灰窯裡推了出來,暫做石灰工的兵丁們成了雪人,頭髮眉毛都是白的,只倆黑眼珠子在“骨碌碌”轉動。
與此同時,燒熟的粘土也被推了出來,與礦渣一起倒在事先平整好的選料場上。
數十人圍著面巾,完成接下來的研磨、篩選工作。
葉宰本想親歷親為,給勞動者們起到先鋒模範作用,無奈實在受不了漫天飄揚的粉塵,包得再嚴實也咳嗽不止,不得不輕傷下了火線,去中營處理積壓的正務。
中軍大帳在基地擴充套件時已經轉移到東側,更靠近打衝河一線。這個決議是葉宰召開主席團會議,也就是他與王之臨商量後定下的。
原因有二:
第一,資訊傳遞。這裡離打衝河和寧遠河交匯後的河道差不多二十里,河東岸還有官道,交通方便、地處要衝,無論水路、陸路,來自北邊的訊息第一時間都能收到,做出反應也將會更快;
第二,安全。混合營南下徵集的船隻已悉數開到河西岸停靠。若是事有不諧,比如土人勢大不可制,便可乘船過河或者遡流北上,說白了就是跑路,葉宰絕對沒有項王背水一戰的決心。
葉宰這段時間一直在基地忙碌,很少回中營,此次回去立刻便感覺氣氛不對!
空虛寂寥。
空空蕩蕩的營帳,人聲難聞,人跡難尋。如果拋去葉宰和他身邊親兵隊的腳步聲,這兒活像一片鬼域。
葉宰愣了好一會兒,一拍腦門,中軍的情況好像是自己造成的?
混合營大部分的兵士被調去後方基地當了勞工,導致基本的防護都不能到位,於是秦佐民請示調國防兵充實兵力,自己同意了,撥給他一半人。
基地防護,又用了國防兵另一半人。
如此一來,中軍營地可不就沒人了嗎?
哦,還有幾個,配給代替自己坐陣中軍的王之臨當傳令兵。
人吶,缺人吶!拿兵丁當勞工,太大材小用了。
葉宰想到這兒,悠哉悠哉的心理立時隱去,加快腳步直入中軍大帳。
不過,他剛伸進一隻腳又退了回來,朝守在帳口的兵丁比了個噤聲的手勢,側耳傾聽裡面的動靜。
大帳裡的氣氛與外間好像是兩個世界,吵吵嚷嚷熱鬧非凡!
王之臨的大嗓門接連響起:
“石灰礦加力開採,基地等著用。”
“人不夠?那就從挖土那邊調兩人。”
“銅礦炸石傷到了人?幾個?送去醫療隊沒有?告訴採礦隊,自己小心,本官再無人可派。”
“有土人窺探大營?秦將軍怎麼不處理?什麼,要中軍給出意見?那就直接驅離……”
葉宰本來聽得很樂呵,王之臨這句話讓他忍不住了,遂掀開帳簾走進去,大聲打斷道:“且慢!”
聲音驚醒了帳內諸人,同時轉頭來看,見是葉宰都下意識並腳站直,平胸敬禮道:“參見兵憲!”
“免禮。”葉宰回個禮,再看向桌子後正大張著嘴巴、一臉詫異的王之臨,笑道:“王經歷,辛苦了,多虧有你基地事務才能事事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