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順流而下,乘風破浪,李白屹立船頭,皓月當空。
光子:“公子,為何繞道遠行?”
李白笑道:“我爹說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雖然琅嬛閣中的書讀的差不多了,但是行萬里路還為時尚早,再加上殿試還早,不如趁此良機遊覽這天下的大好河山”。
光子點了點頭,此刻李白看向眼前佳人,有此良辰美景,獨獨缺了點什麼,可有說不上來。
正當此時,一點篝火在江面上盪漾,船艙內遠遠地傳來爽朗地笑聲,李白急忙吩咐船家靠近。
湖光瀲灩,等到船靠近才看得真切,幾位友人正舉杯暢飲。
船艙之人都喝的微醉,看到白衣李白,忙大笑道:“公子可否進船小酌幾杯?”
同行的友人也熱情地呼喚。
見其盛情難卻,李白進的船內,拱手施禮道:“能與諸位對飲,真是人生一大快事,小生是今年進京趕考的學子李白,不懂之處還請多多指教”。
“幸會幸會,我也是今年進京趕考的學子孟浩然”。
李白凝望之際,見其粗麻布衣,兩袖清風,甚是窮酸潦倒,其他人也是如此,再端詳其面容泛黃,瘦骨嶙峋,想是苦學多年的飽學之士,想必此次只為金榜題名,一展自己的滿腹才華,但是如今卻只能飲酒苦中作樂,也不失為是一個坦坦蕩蕩的真君子。
孟浩然訕笑道:“李公子,既然相遇那就是朋友,更何況我們都是今年進京趕考學子,真是有緣,趁此絕佳美景,何不大醉一回”。
李白愜意道:“實在不好意思,我不會飲酒”。
見其面帶苦澀,孟浩然笑道:“李公子說笑了,讀書人豈有不飲酒之理?”
一旁友人附和道:“李公子可否知曉喝酒明四道?”
“四道?”
友人們相視一眼,然後大笑不已,孟浩然直言道:“喝酒明四道,無外乎就是邀友、微醉、酩酊、獨醒四重境界,公子可以嘗試一下飲酒的境界”。
李白見推脫不掉,只好盤膝坐下,端起桌上的酒杯,輕輕地小酌一口,入口柔,一線喉,侵入肺腑倍感烈火灼心。
哈哈大笑的孟浩然說道:“這是我們荊州名酒稻花香,這酒可不是這樣喝的”。
李白詢問:“這喝酒難道還有什麼特殊講究嗎?”
“非但如此,不同的酒就要配備不同的酒器酒杯,這稻花香美酒,就要用陳年桃花木杯飲之,不僅能增酒香,還能驅邪,可惜……”。
友人苦笑道:“如今只能將就一下了”。
“這是為何?”李白連連追問。
友人:“我等囊中羞澀,如今有一壺小酒就已是心滿意足了”。
孟浩然繼續大笑道:“管它什麼,待到金榜題名時,就在長安皇城中,用皇宮玉杯飲下御酒,到時豈不痛哉美哉”。
友人笑道:“來來來,為了早日金榜題名,我等今夜不醉不休”。
李白見其一個個豪情幹雲,端起杯中酒,四人乾杯後,孟浩然一飲而盡,其他人緩緩入口,唯有李白小酌一下。
幾杯下肚,李白微醉。
孟浩然好笑道:“其實不瞞兄臺,我孟浩然已是第二次進京趕考,早已窮困潦倒,一心只為一朝金榜題名,可到頭來還是一貧如洗,幹”。
一說完,一杯烈酒大口入喉,滿面苦澀卻又佯笑連連。
友人笑道:“有酒豈能無詩?”
孟浩然起身望向江水,隨即呼之欲出道:“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說完又是一杯苦酒入腸,李白細細地一字一句地讀完,不僅對其才華欽佩,更是對其遭遇惋惜不已。
李白笑道:“兄臺,這杯酒我敬你,待到金榜題名,我們再在長安城中會當痛飲三百杯,幹”。
“把酒言歡,不醉不歸”。
一直連續喝了幾壺酒,船艙中幾人已是酩酊大醉,伏船艙而臥,呼呼鼾聲如雷,唯有孟浩然臉上露出無盡地笑意,不知何時眼眶內竟流下一行淚水。
李白一覺睡到大天亮了,周圍已沒有三人的蹤影。
唯有一張字條:兄臺勿念,為兄先行告辭,待到金榜題名,長安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