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大家一直以來只知道鎮元子會佈道,也有許多的修行之人前去聽道,只不過這些人都是散修,而三界之中的勢力根本就沒有將散修的存在放在心上,實在是這些三修當中根本就沒有什麼太過驚豔的存在。
然後就是這一次,鎮元子突然召集這些昔日在其座下聽道,欠了他一份因果的修行之人一下子就彙聚了起來。
只要是修行之人,隨著修為越高,越是能夠感受到因果的可畏之處,因果纏身的話,劫數隨時都有可能會降臨,所以越是大能,越是注重因果。
尤其是對於這些昔日在鎮元子座下聽道方才有了今日之成就的那些修行之人,他們同能夠鎮元子之間的因果可就太深了。
可以說只要鎮元子願意的話,隨時都可以利用這一份因果讓他們一身修為付諸流水。
當然鎮元子也不大可能會這麼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不需要考慮這因果的存在了。
因果不消,他們終究難登堂皇大道,也就是鎮元子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在意過這些,所以這些人才能夠頂著這樣深厚的因果還能夠有今日之成就,但凡是鎮元子稍加註意這些因果的存在的話,怕是這些人就要真切的體會到什麼叫做因果纏身的可怕之處。
誰都知道鎮元子此番突然佈道的根本目的何在,可以說他們一旦前往萬壽山五莊觀,那麼就意味著他們站在了鎮元子這一邊到時候可是要同佛門對上的。
如果說鎮元子同佛門開戰,那麼他們就要拿自己的性命去還鎮元子的這一份因果。
方孝玉混跡在人群當中,身上外顯出來的氣息不弱,雖然說沒有完全暴露出修為來,可是也顯露出太乙之境的強橫氣息來。
大家感受到方孝玉身上的氣息自然是對方孝玉保持敬畏,而方孝玉則是在暗中觀察這些人,其中幾名大羅之境的存在進入到了方孝玉的視線當中。
一名老道,一名乞丐,一名腰間斜挎著柴刀的粗糙漢子,還有一名身後揹著寶劍的劍仙,可以說這四人就是在場眾人當中修為最強的幾人。
四名大羅級別的強者,任何一名大羅強者都能夠稱霸一方,如今竟然一下出現了四人之多,幾人既然出現在這裡,那就意味著他們昔日曾在鎮元子座下聽道,欠下了鎮元子一份因果。
除了四名大羅強者之外,太乙之境的強者也是相當的矚目,十幾二十人那也是大家矚目的焦點。
一座高臺聳立,這一座高臺是歷來鎮元子佈道的所在,高臺不知道矗立了多少年,反正散發著一股子的蒼茫古老的氣息,顯然這佈道臺已經存在了太過漫長的時光了。
大家默默的坐在佈道臺下方,可以說這些人當中不少已經有許多年都沒有來過這裡了,如今看著那佈道臺,不禁陷入到了對昔日的回憶之中。
當年他們就是坐在這下方,聆聽鎮元子講道,也是鎮元子引領他們踏入修行行列,若非是當初聆聽鎮元子講道,築下道種的話,只怕也就沒有他們今日的成就。
成就越高,那麼欠鎮元子的也就越多。
一道身影出現在佈道臺之上,大家看到高臺之上的身影的時候頓時露出無比恭敬之色,然後向著高臺之上的鎮元子恭敬施以大禮口中道:“吾等拜見道君。”
因為鎮元子不承認他們算是其弟子的緣故,所以這些人哪怕是九成之人在心中將鎮元子當做師尊看待,可是口中也只能稱呼鎮元子為道君。
說實話鎮元子那是相當的驚訝,他只是有些不忿,進而産生招人給佛門找一些不快的念頭,可是當這些強者出現在萬壽山的時候,鎮元子真的是呆住了。
鎮元子自己都想不到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講道,連他自己都不太記得自己到底講了多少次的道了,結果這些聽過他講道的人當中竟然有如此之多的人脫穎而出,甚至就連大羅級別的強者都有。
說實話,能夠從如此之多的修行之人當中脫穎而出,這些人的付出絕對要超過那些背靠宗門勢力的人要多的多。
尤其是達到了太乙之境乃至大羅之境的存在,必須要有著驚人的資質以及不弱的運道,不然的話,絕對不可能達到這般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