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四十四章 鬥爭好啊

趙昕遇襲的訊息很快就出現在了趙禎的手中,閱讀奏摺的過程中也是趙禎臉色變化的過程,史志聰看著趙禎的臉色一個大氣都不敢出。

“奏摺你看過了吧!王家那些人最後是怎麼處置的。”

史志聰說道:“王家是慣犯了,在陸侯查清事情的真相後,主謀全部被陸侯處理掉了,這件事除了唐州知州意外,其他人都不知道。”

陸子非有保護他兒子的手段趙禎是清楚的,不然陸子非不會有這麼大的膽子,即使是這樣,趙禎心裡還是犯嘀咕,臭小子膽子也太大了吧!要是有個萬一,你這是在拿陸家所有人的命在賭。

“你給劉敞私下裡給個口信,別讓京西北路的那些人知道了,省的又在我跟前逼逼,從奏摺上看,昕兒的表現非常好,我那時候是沒有機會,現在我兒子有,這將是一份寶貴的經歷。”

史志聰還是說出了自己心中想說的話,“皇上,奴才還是覺著太冒險了,陸侯的做法被宮裡殿下的幾位老師知道了,怕是會以死相逼。”

“他們懂個什麼,整天之乎者也你不覺著很煩嗎?我小時候就是這樣過來的,早就受夠他們了,連個莊稼是怎麼種的都不知道,你覺著兩相其比,誰的教育方式更好一點,皇帝是誰規定一定要生活在皇宮中的。”

好吧!只要你們父子高興就好,我只是個外人,而且你說的這些我也不懂,你說什麼就是什麼,我只想退休之後能和前兩任一樣平安的安度晚年。

從八月開始趙禎就停了早朝,中書省聯合樞密院一起擠壓三司,王堯臣可以說在朝中寸步難行,所有有關三司的審批全部以不合理被扣押,這已經嚴重的干擾到三司的正常工作了。

三司的人也不是沒有脾氣,前幾天他們還可以忍,因為他們的老大沒發話,過了有四五天,王堯臣爆發了,雖然說你們針對的是三司這個衙門,和我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但你們也太不把村長當個官了。

“從現在開始,任何中書和樞密院有關的撥款全部停止,所有銀行不能為他們借款,除非有我的命令,包括禁軍的餉銀,他們既然想沒底線的玩,那我就陪他們好好玩,看誰先慫。”

拖欠工資這種事在古代也是常事,朝廷沒錢的時候也經常用各種貨物來代替餉銀、俸祿,唐宋明都有過類似的情況。

但陸子非為朝廷賺到錢後,在趙禎手裡這些亂七八糟的就消失了,發到官員和士兵手中的都是真金白銀,現在王堯臣要停止又或者暫緩工資的發放。

苦的只是底層大量的吏員和雜役,居京城不易,一個百萬城市,生活的開銷並不低,他們中有很多人很需要這份工資來維持生活。

這樣就造成了大量的吏員無心工作,同時工作的效率急劇下降,失誤率直線上升,吏、役都不在官的行列,他們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但他們又在最底

層,是隨時會被辭退的一群人,所以他們敢怒不敢言。

這點微薄的俸祿對正式的官員來說可有可無,他們不靠俸祿生活,所以並沒有多大的影響,除過吏,役,影響最大的就是地方,他們每年將稅收上交國家,然後等著國家再發放回來,現在三司不放錢了,那他們的工作就立馬停滯了。

叫苦不迭對這場政治鬥爭起到的作用的微乎其微,沒有一個結果出來,誰都不會認輸,中書省和樞密院更是志在必得,而王堯臣也不想做那個政治犧牲品,趙禎此時從態度上來看,更傾向於支援三司使。

經過演變,這場由宰相發起的政治鬥爭已經散播到汴京附近的地方,大家除了哀呼,別的好像都做不了,因為他們接觸不到那樣的高度。

范仲淹在衙門大發雷霆,上個月他升任經略使,就是現在的陝甘一代都歸他管,在第一次巡視的過程中,他就上書了朝廷,永興軍路需要三百萬貫的安撫費用,和秦鳳路、京兆府比起來,這些山溝溝太窮了。

奏摺送到京城好像石沉大海,朝廷也沒有個什麼解釋,范仲淹這樣的封疆大吏對朝廷處理事情的速度很不滿意,他心想,杜衍你還能不能當好這個掌舵人了,不行就讓我來。

回到延安府,范仲淹接到了來自皇城司的情報,看完後,范仲淹說道:“這也不能說明什麼吧!且不說這份情報的準確性,就是有,陳兵邊境也不是我能做主的。”

情報上說處於西平府的翔慶軍有異動,命令出自於沒藏訛龐之手,范仲淹覺著現在的大宋和西夏的關係很好,兩個國家重開互市,友好往來,在發展潛力上,若干年後,西夏必然會重回大宋的懷抱。

兵事,是范仲淹反對的,他的思想更偏於保守,說難聽點就是怕失敗,但好處就是不會犯大錯,在追求平穩的時代,這類人是主流。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