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六十人裡,最終成為仙師的不過五六人,偏偏還不肯返回家鄉。
而華國的支出,遠遠不止上面提到的。每年需向瀟水劍派進貢大量靈石,天材地寶。如果對方修宮殿,得派出工匠,費用還要自個掏。如果打仗,就得派兵。
信天游覺得,幹嘛喂這些白眼狼?不但別獎勵,還要重重徵稅才行。好在三年之後,董淑敏一定歸來。
上菜有講究。
鹹者宜先,淡者宜後;濃者宜先,薄者宜後;無湯者宜先,有湯者宜後。即口味由重到輕。辛辣的菜餚在宴席進行到大半時端上桌,以提神開胃。酸甜的菜品在酒過三巡後再上,以醒酒解乏。
這些菜,並不是做好一盤上一盤,那也太不像樣子了。先上雙數,取雙喜臨門之意。一般是四、六、八,取四季平安,六六大順,八星高照之意。
桃李宴是國宴,每桌又有十個人。預備先上八道菜,四涼四熱,小吃什麼的不算正菜。
冷盤好辦,擺在過渡房間的長條桌案上。熱菜弄好了也先送入過房,等大人們講話完畢,一次性端出。第九道是壓軸的重菜,得現炒,趁熱端出。第十道是收官的鮮湯,早就文火慢煲了。
如此一來,便給信天游的饕餮創造了最佳條件。
仗著速度快,落筷如雨點,不好挾的用手撕。每盤菜都被挑走了最肥嫩部分,數量減少三分之一。
這貨還生怕被人看出,將剩餘的部分攏整齊。
如此一來,菜還是那道菜。卻沒有一道能夠蓋滿盤子,堆出尖兒,連叫花子請客都要比這客氣。人家的“青椒炒肉”可能只有頂上兩三片肉,可底下青椒堆成山,透露著滿滿的誠意。
聽到一聲“開席”的吆喝,八名端莊的侍女走進了過房,目瞪口呆。
這些菜的分量如此寒磣,好意思叫國宴?
但時間不等人,只好硬著頭皮端起托盤,魚貫而出。另外八名負責上菜的侍女,一個接一個跟上。
罪魁禍首信天游懶洋洋斜靠一棵桃樹,手指勾著個小酒壺,連打了幾個飽嗝。他不習慣帶手帕,便用青草擦掉手上的油膩,用舌頭把嘴唇上的油花舔乾淨。
果然,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古人誠不我欺也。
以前在雲山時,只關注食材蘊含的營養,熱量,哪裡分辨味道?沒料到下山後,開始挑剔起來。不行呀,得把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重新撿起。
以前對喝酒深惡痛絕,因為提供不了啥能量。這次故意不運功,讓酒精刺激肌體,麻痺神經,竟產生了飄飄然感覺,思緒亂飛……可是,很舒服。
這些酒微酸微甜,屬於酵母菌糖代謝產物,會隨著濃度升高停止活動,所以釀造麴酒頂多18度。師父造了一套蒸餾裝置,是提純藥物用的,幹嘛不蒸酒呢?絕對可以搞出前所未有的烈酒。
咦,宴席那邊靜悄悄,怎沒一個人動筷子?
做賊心虛的某人從枝葉縫隙間探出頭窺視,只見華國官員臉色尷尬。一個年輕的周國郎中“哈哈哈”大笑,指向菜餚道:
“噫,今天開眼界了,原來華國的雞隻長了一條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