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零一章 避免不了的話題—種地

晚宴被陸子非的一首略帶諷刺的詞給葬送掉了,後面的吃飯環節也失去了樂趣,當歐陽修宣佈結束的時候,丟了顏面的文維申和夏伯孫臉色鐵青的告辭離開,給人一種虎頭蛇尾的感覺,殊不知在京城裡,不給他們面子的考生還真沒有。

歐陽修有些幸災樂禍的說道:“小子,你這是把他們往死裡得罪啊!文尚書可是今年秋闈的主考官,他要是一心不讓你考中,總會有辦法的。”

陸子非胸有成竹的說道:“小孩子之間的鬥爭大人插進來就不好玩了,文尚書一天忙的腳不著地那有時間管這些雞毛蒜皮的事,要是別人知道他拿這件事卡我,有損他的清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事我想文尚書不會做。”

歐陽修說道:“你有分寸就好,改革變法的事情如荼如火的舉行著,你就不參與一下,這可是名垂千古的好機會,一輩子不一定能遇到這麼一次。”

“我都給您說了,我這身板太小,能幫上的忙我義不容辭,能力之外的無能為力。”

歐陽修凝視了他幾秒鐘說道:“我觀你自西北迴來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某些事做準備,為何有人給你牽頭了,你還畏手畏腳,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個道理你應該懂吧!”

陸子非說道:“我一個小人物參與進去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泛不起一點漣漪,更別說浪花了,我眼下最想的就是考中狀元,其他的都要為考狀元讓路。”

歐陽修說道:“我發現你就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說你膽小怕事,你能和文、夏兩家的小子死磕到底,說你膽大吧!遇到事情你就退縮,這一點不像你前兩年的作風。”

陸子非沒有和歐陽修說多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他肯定比任何人都清楚,歷史上的慶曆改革是失敗了,但是好多事情也因為自己的到來改變了,是自己心裡先入為主否定了慶曆改革的成功性,所以才不想參與進去。

回家的路上,他沒讓人跟著,一個人走在繁華的開封城裡,秋闈將近,街道上愈發的熱鬧,各行各業的人都想在這段時間裡多賺一點錢,熙熙攘攘,皆為利來。

陸子非的腦子裡又回到了最初,大宋最需要的什麼,需要自己去改變什麼,不久的將來“靖康之恥”因為自己還會來嗎?趙禎在位的這些年會不會是北宋最後的榮光。

當初自己最先想到的就是北伐,收回燕雲十六州,為曹家出注意組建五萬西北軍,現在發現西北一片和平,二十年內不會有戰爭的發生,那麼這五萬西北軍是不是也白白荒廢了。

遼國人看到南下無望,貴族們開始分分享樂,耶律宗真不停的想發動戰爭就是為了讓遼國人看到潛在的危機,但是享樂多年的貴族已經不復當年之勇,耶律宗真獨木難支。

李元昊更是剛愎自用,目中無人,滿足於現狀,不思進取了,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想動彈,多年的戰爭使得部落也厭倦了戰爭。

發動靖康之恥的金朝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現在應該還是個嬰兒,成吉思汗的父親更是在他爺爺的肚子裡還未成形,戰爭好像離自己還很遙遠。

外部的壓力全部消逝於無形,那大宋的問題就在內部了,第一個糾結的難題出現了,土地兼併,這個問題的根源在那裡,在太祖皇帝當初定下的方針上,功臣不給權力,給你土地,金錢,在土地兼併這個問題上,太祖抱著支援的態度和想法。

南方糧食多,北方沒糧吃,自己引進的三季稻,玉米這些還在初始階段,不可能就一下子解決問題,麻逸等外國進口的糧食倒是解了燃眉之急,可這屬於掠奪,並不能在大宋產生財富,那麼糧食作為自己第一步要改革的,先讓大宋所有人不缺糧食吃。

想通了自己以後的路,陸子非走在街上的步伐都輕盈了好多,朝著身後喊了一聲,幾個護衛不知道從那裡鑽出來了,悻悻然的看著自家公子。

“你們在歐陽尚書家裡沒吃好吧!我也是第一次逛京城的夜市,大家一起去吃一點東西,聞著這味道,感覺很不錯的樣子。”

吃了一碗混沌,一個肉夾的滿滿的驢肉火燒,心滿意足的回家,汴京啊!希望它永遠都能人山人海,這裡人的臉上永遠都掛著希望之色。

回到家裡,要不是有人帶路,陸子非自己差點找不到陸,看來這家裡大了也不是什麼好事,半夏服侍他洗了個澡,陸子非過去給父母請個安,從皇宮裡回來草草的說了幾句話,父母的擔心都掛在了臉上。

“哥,你去先生家裡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聽說今晚去了很多人。”陸子云抱著侄兒說道。

君翔看到父親蹬著兩個小短腿喊著要爸爸抱,薛凝聽的吃醋就說道:“你老子十天半個月不見你一回,你怎麼就記得這麼牢,我整天抱著你,也不見你這麼稀罕。”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