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4章 武比奪冠

原來,桂園內蓋的這座院子,正屋兩邊的東西迴廊有六道門通向六個分院。分別是“武比院”、“棋院”、“書院”、“畫院”、“針黹”和“廚藝”,只有音律在正院舉行。

杜鵑報了武比、音律(準備吹簫)和廚藝三項,連擅長的繪畫都沒有報。

文武比試是同時進行的,按計劃,她先進行武比。

這並不很衝突,畢竟棋藝有國手考校。以輸贏多少子計算;而書法、繪畫、針黹和廚藝都是限時做出成品來讓考官評比,晚一些和早一些都不礙事;只有音律比試特殊。放在最後。

其實,很少人同時報文武比試。

試想。經常練功的哪還有空閒學其他?

就算學了,也不會精通,便不會去獻醜。

所以杜鵑進了武比的院子讓眾女大吃一驚,覺得她不像練武的,應該報彈琴、繪畫和刺繡等才對。

不說眾女吃驚,且說杜鵑進入武比院內,入目就是院子正中豎著一座兩丈多高的圓形寶塔高架,尖頂上高高懸著一明黃綢緞製作的繡球;高架塔四周則設定一圈圈障礙:最外層連隔五道欄杆,然後是護城河一樣的深壑,再往內是嶙峋怪石壘砌的假山,假山中央才是高架塔。

武比規則就是誰最先搶到塔頂的繡球,誰便得勝。

這樣規定,是考慮參加比試的都是身嬌命貴的女兒,若是打擂臺或者混戰都不雅,更擔心一個不慎抓花了臉毀容就麻煩了;而環繞高塔設定障礙,參賽者從四面進攻,各展身手,避免一窩蜂擁擠混戰。

雖然這樣,也不是很多人參加。

沒一定本事的誰敢來?

磕了碰了事小,從塔上掉下來可是連命都沒了。

當然,為了謹慎,塔下有皇宮派遣的女侍衛守護,時刻預備接應,但那也避免不了危險。

因設定需要,這院子也呈圓形,欄杆外是一圈迴廊。眼下回廊各入口都站著參加比試的少女,她們背後是看熱鬧的親眷。杜鵑數了數參加比試的少女,有二十一個,正對著高塔嬌聲評論,神情緊張而興奮。

杜鵑左邊正是張均宜。

她眼光繞著迴廊搜尋,似在找什麼人。

趙晴不由自主地往杜鵑身邊靠了靠。

因為她知道張均宜在找自己。

張均宜沒看見趙晴,收回目光轉向杜鵑。

她性子有些冷傲,對杜鵑十分好奇,卻不好問的。恰在這時杜鵑看向她,她想起剛才有人問王澄,杜鵑為什麼對她笑,王澄說“我對她笑了”,她便也主動開口道:“這位姐姐好。我姓張,是玄武王府的。姐姐是那一家的?我瞧著眼生呢。”

杜鵑就笑道:“我姓王,是趙御史的表侄女。”

張均宜聽了恍然大悟,道:“怪不得趙晴沒來。哼,定是她膽小不敢來!姐姐既然來了,是不是比她厲害,她要姐姐替她來搶頭名的?”

趙晴聽了這話暗自咬牙。

若不是不能暴露聲音,她立即就要反唇相譏。

杜鵑感覺到她的躁動,忙咳嗽一聲警告她,又笑對張均宜道:“不是的,是趙嬸子有些不適,晴妹妹便不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