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玖繼續刷影片。
不久後,她看到一個和“我不是精神病”很相似的ID,但是,影片裡的風格和“我不是精神病”截然不同。
身穿休閒服、打扮乾淨、談吐文雅,他正在拍攝路邊風景。
而就是這樣一個人,竟然是個可以不用承擔責任的殺人犯。
影片中。
“我是精神病患者”正在分享他的拍攝技巧,底下的評論五花八門。
【有人和我一樣,不是來看拍攝技巧,而是來欣賞闊氣的嗎?】
【加一!】
【你我本無緣,全靠你有錢。】
【看把你們給能的,出去不要說是隆隆的粉絲,丟臉。】
【事先宣告我沒有惡意,只是有點納悶,你們為什麼追捧一個神經病?】
【謝邀,我們追的不是神經病,而是一個有錢的神經病。】
【劃重點《有錢》!】
【都是精神病,差距真大啊,隔壁的“我不是精神病”整天遭人嫌。】
在評論一點點增加時,晏玖眼前的系統面板亮了起來。
系統面板:【叮!
檢測物件:我是精神病患者,
備註:優質客戶,
死亡率:98%,
死亡時間:第2次違法後。
建議宿主立即關注!】
系統:【宿主,這是個披著精神病保護外衣的罪犯?】
晏玖半眯起眼。
她看出來了。
“我是精神病患者”本名萬隆。
萬隆連鎖超市就是萬隆父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所以萬隆是名副其實的富二代,而被他失手誤殺的正是他女友的閨蜜。
幾個月前。
高考結束後。
幾個同齡的人相約旅遊。
萬隆相中了女友的閨蜜。
如果是正常人,男朋友看上自己的姐妹怎麼都要甩一巴掌再果斷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