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或許會覺得這很誇張。
但這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比如,正在緩緩逼近的遼軍,他們手裡拿的軍械,有不少都是從大宋傳出去的。
其中不乏朝廷曾經下令,需要嚴格保密的軍械。
然後呢?
在大宋朝廷下令嚴格保密的情況下,這些軍械還是出現在了遼軍軍營裡。
在這種情況下,寇季怎麼敢把槍械、手榴彈的製作方法推廣出去。
他真要是推廣出去了,估計到時候,就不是大宋的將士們拿著這些東西去開疆拓土了。
而是遼人、西夏人,拿著這些東西來攻打大宋。
……
“叮!”
戰爭在利箭刺破了保州城城牆上冰面的那一刻,正式打響。
遼軍攻城的方式,遠沒有寇季想象中的那麼野蠻。
他們的攻城方式,跟大宋兵馬攻城的方式沒太大區別。
遼人不僅從大宋傳出去的書籍裡學會了軍械製造,也學會了兵法謀略。
投石車攜帶的巨石,一個勁的在保州城的城頭上開花,在保州城城頭上,砸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豁口。
床弩射出的弩槍,在保州城的城牆上,紮成了一排。
攻城鑿在盾牌的護衛下,成功的送到了保州城的城門口,一下一下轟擊著保州城的城門。
遼軍將士們推著樓車,駕著雲梯,攀著紮在保州城城牆上的弩槍,一個勁的往城頭上攀爬。
“殺!”
李昭亮一聲令下。
各廂軍將士們,手持著刀槍,開始應敵。
狄青手持著一杆大槍,帶著面具,屹立在城牆上的另一側,指揮者廂軍將士們作戰。
寇季眼看著城下的遼軍越聚越多,就大聲喊道:“把磷火彈都扔下去。”
寇府的僕人、侍衛們,催促著廂軍將士們點燃了一個又一個的磷火彈,扔下了城頭。
磷火彈在遼軍的軍陣中炸開,燃起了一團又一團的火焰。
磷火沾到什麼燒什麼,遼軍將士們只要沾染上磷火的,身上紛紛起火。
當寇季帶來的磷火彈全部扔下去以後,在保州城下,形成了一片火海。
遼軍見到這場面,停止了進攻。
城頭上的廂軍將士,見到了這場面,也停止了作戰。
他們盯著城牆下壕溝裡熊熊燃燒的火焰,一時半刻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沾染上了磷火的遼軍將士們,一個個慘叫著,掉進了城牆下的壕溝裡,化成了火海里的一份養料。
大火從燃起的那一刻就沒有熄滅過。
磷火早就燃燒殆盡。
支援著大火繼續熊熊燃燒的是遼軍將士們的屍身裡熬出了屍油。
一道火海,分割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