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二人都沒有明言。
因為那是一個說出來就讓人心痛的話題。
“砰砰砰!”
王曾拍打著馬車的車廂,對守衛在馬車四周的將士們怒吼道:“打出儀仗!”
將士們聞言,迅速的撐起了儀仗。
那迎風招展的宋字大旗,在風中被吹的咧咧作響。
在田間地頭勞作的百姓們,看到了那宋字大旗,紛紛停下了手裡的活,向這一支出使遼國的大宋使節團望了過來。
王曾看到了這一幕,激動的拍打著車廂,對寇季喊道:“他們沒忘,他們沒忘……”
寇季目光望著那些百姓,嘆息了一聲,閉上了雙眼。
他們沒忘什麼?
沒忘了自己是個漢人?
沒忘了腳下的燕雲十六州曾經是漢土?
可那又如何呢?
大宋無力收回燕雲十六州,等待他們的只有失望和絕望。
八十四年零四個月,從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獻給遼國,已經過了八十四年零四個月了。
多少燕雲十六州的百姓們等著漢土光復,從希望等到失望,從失望等到了絕望。
又有多少百姓們為此含恨而終?
那種辛酸,那份苦楚。
遠不是大宋朝堂上那些個士大夫們能夠體會的。
他們看到的只有燕雲十六州這一片疆土,卻沒有人看到這片疆土上生活著的百姓。
大宋使節團前行了不到百丈,被一群拋下了農具,奔過來的老者們攔下。
老者們三五成群的湊在一起,攔下了大宋使節團,高聲呼喊著。
“可是大宋使臣當面?”
王曾在他們攔路的時候,就出現在了馬車外。
面對老者們的詢問。
他擲地有聲的道:“正是!”
老者們聞言,趕忙跪倒在地上,鄭重的行三百九叩大禮。
一邊施禮,一邊高聲呼喊著。
“大遼順民,叩見大宋天使!”
他們的呼喊聲很大,態度很恭敬。
可王曾聽到了這話,以袖掩面,躲回了馬車裡。
跟隨在馬車四側的宋軍將士們,一個個羞的以袖掩面。
人家真的是在跪迎大宋使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