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使節團再次開拔。
將士們挎著馬、撐著儀仗,一步一步的前行。
寇季回到了馬車上,看到了王曾,同樣一臉熱淚。
王曾等寇季坐定以後,哽咽的道:“你們說的話,老夫都聽到了。”
寇季擦著臉上的淚水,沒有說話。
王曾憤恨的道:“是我等無能,才會讓他們一直流落在外。”
寇季認真的道:“他們會回家的。”
王曾重重的點頭。
二人在馬車裡沉默了良久。
王曾突然開口問道:“為何不給他們一個期限?”
寇季喃喃的道:“我怕他們失望,更怕他們遙遙無期的等下去。”
王曾聽到這話,咬著牙,一句話也說不出口。
此後。
大宋使節團前往幽州城的路上,碰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攔路。
有種田的農夫、有趕車的車伕、有鐵匠、有書生、有商人……
形形色色的人,攔下了大宋使節團,問的都是一件事。
何時還家?
寇季的回答,在有些人面前管用,在有些人面前卻不管用。
有人指著他的鼻子罵過他,有人衝他吐過口水,還有人用東西扔他。
但無論這些人怎麼對待他,寇季都沒有生氣,也沒有惱火。
因為他知道,這些人都心向漢室。
他們能在遼人統治下,生活了八十四年,還擁有一個向漢的心,已經很不容易了。
他們有委屈,有辛酸需要發洩,寇季能理解。
……
攔路的人在大宋使節團進入到了幽州以後,就消失不見了。
不是因為幽州境內的百姓忘記了他們的身份,而是大宋使節團身邊多了一支遼國兵馬護衛。
說是護衛,其實用監視、軟禁形容,更妥貼。
領頭的是跟寇季有恩怨的遼皇四皇子耶律吳哥。
據說他是在得知了寇季在大宋使節團裡以後,主動請纓前來擔當護衛的。
一位遼國的皇子,親自給他們擔當護衛,對王曾、向敏中而言,那是一種尊敬。
對寇季而言,那是一種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