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是拿錢賄賂,他是上門送人情。
錢,朝堂上的重臣不缺。
但是幫他們著書立說的人情,他們卻不得不欠。
寇季算是抓到了滿朝重臣的軟肋了。
李迪咳嗽了一聲,道:“寇季,你真的打算把你府上匠人創出的那個與國有功的手藝發賣出去嗎?”
寇季緩緩出班,奏道:“臣願獻給朝廷。”
禮部侍郎等人見此,愣了。
明明在彈劾寇季,怎麼變成了讓寇季獻寶了?
然而,不等他們開口,李迪就率先開口道:“那你就給滿朝文武們講一講,你府上匠人創出的那個價值一萬萬貫錢的手藝,究竟是什麼。”
寇季也沒有隱瞞,當即把活字印刷術的講了出來。
他還細細的講解了一下活字印刷術的便利。
等寇季講完了活字印刷術以後,滿朝文武一片譁然。
知道活字印刷術的,並且得了活字印刷術便宜的,在暗自竊喜。
不知道活字印刷術的,在暗中心驚。
禮部侍郎等人聽完寇季的描述,皆一臉苦澀。
他們知道,今日彈劾寇季的事情,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了。
只要寇季獻出活字印刷術,並且讓它推行到全大宋,到時候全大宋的讀書人,都會受他恩惠。
受了人家恩惠,還說人家壞話?
如此忘恩負義之舉,除了一些喜歡鑽營的人外,大部分人都不會做。
禮部侍郎等人也知道了,禮部尚書、國子監祭酒等重臣,為何不開口。
他們要麼是知道活字印刷術的內情,要麼就是受了活字印刷術的恩惠。
最終禮部侍郎被以誹謗上官為由,罰俸三個月。
寇季剛才剛升了一級,比他大了一級。
他彈劾寇季不成,自然得受到懲罰。
他不是御史言官,沒有聞風奏事的資格。
若換做以前,他彈劾人不成,也不會受到任何懲罰。
可是自從寇季入朝以後,就帶壞了這股風氣。
如今別說是尋常官員了,就算是御史言官,在沒有一丁點憑證的情況下,惡意的彈劾他人,也會挨罰。
禮部侍郎算是偷雞不成,還蝕了把米。
在禮部侍郎複雜的眼神中。
寇季答應向朝廷獻上了活字印刷術,並且會在明年開春的時候,將活字印刷術的一應手藝,傳到將作監,再由將作監傳給天下。
之所以選擇在明年開春的時候獻上手藝,也是為了讓寇府的印刷作坊藉此印刷出朝堂上那些重臣的文章、書籍。
現在立馬把手藝獻上去,那如何讓朝中重臣感到優越感?
沒有優越感,他剛討到的人情,豈不是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寇季獻上了活字印刷術這種功在社稷的東西,朝廷也給與了一定的賞賜。
賞賜了寇季一些錢財,加封保州刺史。
刺史在大宋只是一個虛銜,從五品,對地方沒有管轄權,也沒有相應的衙門理政,更不需要對任何人負責。
存粹就是找了一個由頭,給寇季多發了一份俸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