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崇沉吟了一下,狐疑的問道:“有什麼說法?”
寇季曬笑道:“數以萬計不要錢的勞力啊,你說有什麼說法?”
慕崇三人先是一驚,然後低頭沉思著寇季話裡的深意。
他們是商人,商人最先想到的就是買賣。
他們腦子裡開始盤算,數以萬計不要錢的勞力能做什麼,能幫他們謀取到什麼利益。
寇季在他三人沉思的時候,繼續說道:“朝廷出錢,供他們吃到明年開春。朝廷出地,讓他們能有一片棲息之地。
我們只需要讓他們忙起來,給他們找一個可以長久幹下去的營生,順便給他們營造一些屋舍。”
錢樂眼珠子滴溜溜轉著,良久以後,他沉吟道:“代價有點大,遠比我們創立交子鋪的代價要大。更重要的是,朝廷絕不會允許我們把這些人長久的掌握在手裡。
也就是說,這些不要錢的勞力,我們只能用一時。
一旦到了明年開春,朝廷結束了對他們的供養,我們往進投的錢,就會變得更多。
所以不值當。”
慕崇、孟惟仲,齊齊點頭。
寇季笑問道:“聽說你們川蜀的絲織,已經開始出現了大規模的作坊?”
慕崇三人有些發愣,不明白寇季為何提到了絲織上。
但他們仍舊回答了寇季的問題。
慕崇點頭道:“大規模作坊出絲綢的速度快,而且樣式不會有太大偏差。不像是那些散戶,織出的絲綢,品相參差不齊,速度還慢。
我們三家的絲綢,已經隨著江寧府的一些瓷器,沿海買給了其他藩屬國。
對品相的要求還有數量的要求都比較高,若是不用大規模的作坊,根本供不上那些海商們的需求。”
寇季點頭笑道:“聽說你們川蜀農閒的時候,開始織絲綢,農忙的時候就下地幹農活?”
錢樂猶豫了一下道:“寇工部說的都是那些小門小戶。似我們三家這種大戶,織絲綢女工只需要伺候好桑田、織好絲綢就行。
我們只需要派府上的人去管理好女工,按月給她們發足工錢就行。”
寇季笑問道:“照這麼說,你們三家每旬都能產出很多絲綢?”
慕崇三人苦笑了一聲。
孟惟仲乾巴巴的道:“過了蠶期,就不行了。每年到了蠶期,我們手下的女工都要日夜趕工。過了蠶期,就基本上都歇下了。”
慕崇點頭道:“如果我們三家每旬都有絲綢產出的話,絲綢的價格也不可能那麼貴了。”
寇季笑道:“那你們有沒有考慮過,擴大你們的絲織作坊呢?”
“太大了不好管,容易賠本。”
錢樂苦笑著說。
寇季指點道:“目光不要只侷限在絲綢上,棉、麻、毛,也可以考慮。”
錢樂還在苦笑。
慕崇卻聽出了寇季話裡的意思。
他略微驚訝的道:“寇工部打算利用流民中的婦人,建立絲織作坊?”
寇季笑道:“不止是絲織作坊,還有棉、麻、毛。只要我們謀劃得當,流民中的婦人一年四季都能紡織。她們自己就能養活起自己,還能幫我們盈利。”
孟惟仲沉吟道:“絲織品,過了蠶期,確實不能繼續紡織,但是麻卻可以。謀劃得當的話,確實有利可圖。只是棉……”
孟惟仲說到此處,遲疑了一下。
錢樂見孟惟仲猶豫不決,就說道:“棉能織線,我倒是知道。早年間我在西域等地行商的時候,見過當地的百姓用棉花織線。
當地百姓也有用棉花織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