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等人就這麼靜靜的看著。
高爐鍛鐵,畢昇、慕崇等人都沒見過,所以一個個伸長了脖子盯著,生怕錯過了一個細節。
寇季卻對此沒有多少興趣。
在看到了匠人們順利開爐以後,他就開始跟畢昇攀談。
“在工部待的可還習慣?”
畢昇在寇季的呼喚聲中,目光從高爐上撤下來,面對著寇季笑道:“有點不太習慣……工部的瑣事有點繁雜,沒有閒暇的時間研究手藝。”
寇季低聲笑道:“回有的……”
畢昇點點頭,沒有再多言,目光重新落在了高爐上。
高爐鍊鋼的過程,足足持續了數個時辰。
寇季等人就靜靜的等了數個時辰。
直到鋼水流出的時候,鍛鐵作坊裡的官員、匠人、百姓們,爆發出了一陣歡呼雀躍的呼喊。
寇季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鋼水的出現,代表著什麼,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鋼,跨時代的產物。
大宋朝註定會因為鋼的出現,發生巨大的改變。
偏偏,滿朝文武中,重視它的人沒幾個。
也沒有幾個人在意它的價值。
似乎它就是尋常的鐵一般。
唯一重視它、在意它的,只有寇季一人。
以後但凡跟它有關的事情,註定要被寇季掌控。
寇季一直等到了澆築出的鋼錠冷卻,檢查了鋼錠的質量以後,才滿意的離開了鍛鐵作坊。
在離開之前,他將府上所有懂得鍊鋼的匠人、以及懂得修建高爐的匠人們,集中在了一起,跟他們簽訂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契約。
一個關係到身家性命的契約。
但凡透露鍊鋼技藝出去,又或者幫別人修建了鍊鋼的高爐,他們將會承受他們承受不起的代價。
對此,匠人們並沒有反感。
他們的鍊鋼手藝,是寇季傳授的。
寇季作為這一項手藝的開創者,有資格要求他們不外傳這一項技藝。
這是匠人行業自古傳承下來的規矩。
寇季願意把手藝傳給他們,讓他們藉著手藝,套一口飯吃,就是一種厚賜了,所以寇季在手藝傳承上,如何約束他們,他們都會答應。
寇季回到府裡的時候,明月已經爬上了枝頭,但他們並沒有歇息下。
而是換上了朝服,掛上了那一面宮內並沒有收回的入宮腰牌,匆匆趕進了皇宮。
到了皇宮,經過了通稟以後,一路到了資事堂。
見到了正在熬夜批閱奏摺的寇準以後,他趕忙開口道:“祖父,我要調遣虎字軍入京!”
寇準丟下了手裡的硃筆,板起臉,瞪了寇季一眼,喝斥道:“規矩呢?”
寇季一愣,趕忙拱手道:“見過祖父。”
寇準臉色緩和了幾分,對寇季擺擺手。
寇季走到了寇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