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不是為了刻意的針對寇季。
而是他覺得,王雲升把新的犁具吹捧的有些誇張。
提高兩倍、三倍的耕種效率。
對於犁具而言,就相當於是一場變革。
問題是,變革那是那麼容易產生的。
寇季在李諮質疑的目光中,緩緩走到了兩種犁具前,淡然笑道:“到底行不行,試過就知道了。”
寇季目光環視百官,笑眯眯的道:“事實勝於雄辯……”
寇準聽到這話,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的朗聲道:“去城外的皇莊試試!”
沒等其他人有反對的聲音,趙禎就跟著點頭道:“朕也想看看,這新的犁具,能不能達到王愛卿所說的那般效過。”
“去宮外……”
當即,垂拱殿裡,上至趙禎這個官家,下至文武大臣們,齊齊輕車簡從的出了皇宮。
汴京城裡的百姓們見到了趙禎坐著龍攆,文武大臣們一個不差的跟在身後,一個個紛紛猜測,朝中又發生了什麼大事。
到了城外的皇莊上。
陳琳代替趙禎,去選了一塊還沒有翻過的良田。
王雲升扛著犁具,拉著牛,到了良田邊上。
他婉拒了其他人幫忙,親自幫耕牛套上了兩面犁具,趕著耕牛進了良田。
犁頭在他的操控下,深深的扎進了泥土裡。
良田像是被掀開了一道皮,露出了略顯溼潤的泥土。
耕牛拉著犁,在良田裡不斷的來回行走。
不多時。
一片已經被曬的乾乾硬硬的良田,被翻了一個遍。
趙禎、寇準等人盯著那被翻開的良田,紛紛動容。
一些喜歡著書立說的官員們,當即撤下了一節袖子,從袖口取出了筆袋,在嘴裡潤溼了筆尖,開始奮筆疾書。
“入地一尺,效率提高了三倍有餘……當真是國之利器……”
王曾蹲在田邊,仔細的用手丈量了一下犁頭入地的深度,幽幽的感嘆了一句。
李迪陪著王曾蹲在田邊,看著王雲升驅趕著耕牛在田間奔走,長聲道:“有此利器,我大宋的糧產,必然會提高不少。”
王曾贊同點點頭,站起身,走到了寇季身邊,疑問道:“這兩種新的犁具,造價幾何?”
王曾可不是那種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人。
在新犁具入地以後,他就看出了新犁具的有點。
王雲升趕著耕牛,雖然還沒有翻過一畝地,但是就王雲升目前趕著耕牛翻地的速度而言,一天時間耕六畝地,還不是問題。
新的犁具,不僅耕地效率高,而且入土極深。
單憑著兩點,就足以代替以前所有的犁具。
東西是好東西。
只是造價太高,不易推廣的話。
那麼再好的東西,也無用。
寇季聽到了王曾的問話,就猜到了王曾的心思,當即輕笑道:“造價不高……僅比市面上的曲轅犁貴了那麼百十錢。”
王曾聞言,臉上露出一道喜色。
跟隨在他身後的李迪,亦是如此。
犁具,那可不是一次性的消耗品,而是可以反覆使用多年的農具。
一種新的犁具的價格,僅僅比原有的犁具的價格,貴了百十個錢,百姓們也是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