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宮裡如同耗子一樣,躲躲藏藏了兩日。
最終被陳琳手下的人抓獲,送到了寇季手上。
此人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名人。
可惜寇季並不打算搭救他。
沾染上了叛亂這種事,還是被點了名的重犯,寇季也不好搭救他。
死在寇季手裡的名垂青史的名人又不是沒有。
寇季不介意多一個。
四月中旬的時候。
一應需要被誅滅九族的犯官家眷們,盡數被押送到了汴京城。
寇季穿戴著官服,趕往了菜市口。
陪著刑部的侍郎,一起斬了那些犯官,以及犯官的家眷。
數十名劊子手,開刀以後,砍殺了足足十日,才將一眾犯官、以及犯官家眷砍殺了一個乾淨。
寇季監斬完了以後,向寇準覆命以後,又被寇準另派了差事。
由寇季引領著工部上上下下,在汴京城內主持兵災以後的重建工作。
五月初旬。
前往各地剿滅叛亂的重臣,皆凱旋而歸。
皇宮裡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慶典,為他們慶祝。
同時。
寇準在和李迪、呂夷簡二人商議過後,對朝廷的制度,做出了重大的改變。
原守衛皇城的龍神二衛,被罷黜了守衛皇城的職責,從皇城上遷移到了城外的軍營。
守衛皇城的重責,落在了天武、捧日兩軍的頭上。
由天武、捧日兩軍開始把守汴京城的三重門戶。
天武、捧日兩軍中的一些職位,也做出了重大的變動。
此外。
李諮被誅以後。
三司群龍無首。
寇準會同內庭兩宰,商議過後,罷黜了三司,將三司的權力,分派到了六部。
各宮武使,在叛亂期間,並沒有盡到應有的職責,除了景靈宮使、延福宮使外,其他的武使皆被罷黜。
權力被分派的了六部。
六部的權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強。
除了兵部外,其餘五部,成了完完整整的實權衙門。
六部成了除內庭、樞密院外,最大的實權衙門。
除了朝廷的制度上的變化外。
官員上面的變動,也是巨大的。
八王趙元儼叛亂,牽連到其中的官員多不勝數。
劉娥在背地裡謀劃,牽扯到的官員也不在少數。
這些官員被清除以後,朝堂上空下了許多的空位。
在寇準主持下,朝堂上的官員做了一次大的變動。
高處恭,因功被授為樞密使,接替了曹利用的職位。
薛田撿到了一個便宜,補入到了內庭,成為了參知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