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出了別院。
碰見了正在帶領著人手巡視瑞安鎮的陳敬。
陳敬熱情的邀請寇季,到自家新造的兩進大宅裡歇息。
自從瑞安鎮上的百姓們在紡織作坊、鍛鋼作坊賺到了足夠的工錢以後,他們中間大多人也擺脫了群居的生活。
在鎮子上購買了一些空閒的地方,營造了一些私宅。
如今。
瑞安鎮上,除了一些獨居的懶漢外,大部分的人已經搬離了寇季最早安置他們的時候營造的土坯房。
一些搬空的土坯房,已經被拆除。
土坯房佔據的地皮,也被分割成一塊一塊,發賣給了百姓。
朝廷藉此還收穫了不少錢財。
寇季到了陳敬宅院裡以後,陳敬燙了一壺酒,陪著寇季坐下聊了一會兒,聊了一下瑞安鎮的近況。
然後才讓家裡人燒了些熱水,讓寇季洗漱了一番,安排寇季睡下。
寇季在陳敬宅院裡躲了三日。
第四日的時候,被寇準派人喊回了別院。
一進別院,就看到前幾日圍繞在別院內外的那些大儒、辭仕的高官們,紛紛消失不見。
只有寇準一個人愁眉苦臉的坐在正廳裡,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寇季略微上前,躬身一禮,“祖父……”
寇準緩緩回神,見到了寇季以後,趕忙道:“有兩件事,需要你幫老夫參詳參詳。”
寇季走到寇準近前,隨手摸了一下寇準身前桌上的茶水,見茶水涼了,吩咐人給換上了一盞,才坐在了寇準身旁,疑問道:“辦學的事情出了岔子?”
寇準嘆氣道:“有個老匹夫告訴老夫,文昌學館內一應的用度花費,不能用我寇府的錢財。他說文昌學館內的一應花費,若是一直用我寇府的錢財的話,文昌學館就辦不長久。
你覺得呢?”
寇季思量了一下,緩緩點頭,“我覺得他說的有理。”
寇準有些不滿的道:“老夫辦個學,為何不能用自己府上的錢財。”
寇季聽到這話,苦笑了一聲。
若是沒見過蘇洵、歐陽修、韓琦等人的話,他十分贊同寇準的說法。
反正開辦學館,就是用來讓寇準解悶的。
只要有他在,文昌學館就不會因為缺少錢糧,辦不下去。
可見過了蘇洵、歐陽修等人以後。
寇季就改變了想法。
英才盡入文昌學館,現在還看不出什麼。
可十幾年後,當一幫子從文昌學館出來的英才們,在朝堂上坐上高位以後。
那就不一樣了。
屆時,受過寇府恩惠的一幫子朝臣們,皆會給寇府幾分顏面。
寇府到時候說出去的話,恐怕要比官家說出去的話還管用。
左右皇權,輕而易舉。
左右皇權的事情,寇季其實沒多少顧忌。
他是怕,到時候,一些心懷叵測的人,會藉機搞事情,將他苦心營造的一切,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