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昊在妹勒等七人施禮過後,擺了擺手,讓他們速速離開,然後他對剩下的三人道:“李訛移巖名、細母嵬名、沒羅埋佈,你們三人,隨我去會一會那三萬烏合之眾。
此戰,一個俘虜也不留。
我們要讓宋人認識到我們的強大。
我們要讓宋人,在我們的鐵蹄下顫抖,哀嚎。”
李元昊說到最後,大聲的在嘶吼。
三千鐵鷂子,六千輔兵,九千兵馬,腦袋在月光下鋥亮鋥亮的,他們齊齊向李元昊施禮,似乎在藉此表明決心。
自從西夏立國以後。
李元昊有意摒棄宋人那一套。
他覺得宋人那一套,不僅不能使西夏變強大,反而會消磨西夏勇士的雄心壯志。
所以就帶頭剃光了頭頂的頭髮,摒棄宋人那一套的規矩,恢復了昔日党項人的習俗,藉此激勵西夏勇士們的雄心壯志。
鐵鷂子對李元昊十分忠心。
所以在李元昊做出了此等舉動以後,他們也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遵從。
為此。
李元昊和自己的父親李德明還吵了一架。
李德明覺得,想要征服宋人,想要征服宋土,就得學習宋人那一套,將自己變成一個宋人,融入進去。
然後在征服的宋土以後,才能長久的在宋土上立足下去。
李元昊卻覺得,拳頭大才是硬道理。
想要征服宋土,就必須用拳頭說話。
他拿燕雲十六州舉例,想要藉此說服李德明。
卻被李德明痛罵了一頓。
如今,父子二人正在為這件事較勁。
李元昊為了說服李德明聽自己的,決定拿下甘州回鶻、沙州回鶻,並且準備將甘州、沙州、瓜州等地納入版圖,用他那一套治理,藉此向李德明證明,拳頭大才是硬道理。
李德明知道兒子有些叛逆,就讓他放手一試。
準備在兒子失敗以後,再跟兒子好好講一講如何治國,如何將西夏發展壯大。
如今,父子二人的賭約,已經到了關鍵時刻,李元昊絕不允許自己輸。
“出發……”
李元昊率先攀上了馬背,三千鐵鷂子、六千輔兵,也分別攀上了馬背。
一行九千人,衝出了矮丘,分成了兩撥。
妹勒帶人前往了北方,往沙州城而去。
李元昊自己帶著人,趕往了張元率領的三萬馬賊的盤據地。
今夜萬物皆靜。
唯有馬蹄聲久久的迴盪。
李元昊帶人衝出了十里地,就看到了張元率領的三萬馬賊。
戰前準備,戰前動員,都沒有。
李元昊在看到了張元率領的三萬馬賊以後,果斷選擇了衝鋒。
在他看來,無論敵人有多強,無論敵人人數有多少,都不是他麾下鐵鷂子的對手。
鐵鷂子碰見了敵軍,除了衝鋒。
就是衝鋒。
如此,方能發揮出鐵鷂子強橫的戰鬥力。
如此,方能讓對方感覺到膽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