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背上的將士,在衝進王宮的時候,高聲吶喊。
“瓜州城已破……瓜州城已破……李元昊率軍退守玉門關……”
寇季得到了訊息的時候,也是一愣。
他沒想到,他等了許久,沒等到妻兒的訊息,倒是先等到了瓜州被攻破的訊息。
寇季讓人將將士迎進了王宮的偏殿,等將士氣喘勻了,才開口問道:“瓜州的戰事,具體是怎麼打的?”
將士急忙稟報道:“五日前,李將軍和我們朱將軍,合兵一處,強攻瓜州城。李元昊率眾在瓜州城城牆上,抵禦了足足一天一夜。
我軍數次攻破瓜州城的城牆,最後一次,更是攻破了瓜州城整個西面的城牆。
李元昊自知不敵,率鐵鷂子衝出了我軍重圍,帶領著其他的僕從軍,撤退到了玉門關。
瓜州城被我軍佔領。”
寇季聞言緩緩點頭,能這麼快的拿下瓜州,在寇季的意料之中。
在兵力上,大宋兵馬佔據著絕對的優勢。
在軍備上,大宋兵馬同樣佔據著絕對的優勢。
李元昊手下的鐵鷂子已經被打了個半殘,沒有一段時間,是恢復不過來的。
李元昊手底下的那些僕從軍,戰鬥力倒是不弱。
但是很難跟數量龐大的大宋兵馬正面抗衡。
瓜州境內又沒有多少有利的地形可以埋伏,他算計不到大宋兵馬,也沒辦法跟大宋兵馬正面抗衡,打一場以後,戰略撤退,那是必然的。
除了大宋以後,周遭的邦國當中,作戰的時候,都不會計較一城得失。
往往為了贏得一場大勝,在作戰的時候,他們可以放棄很多。
比如太宗皇帝趙光義征討遼國的時候。
遼國南院大王耶律休哥,為了請君入甕,曾經放棄過大半個燕雲十六州。
成攻的將宋軍引入到了埋伏圈,將其擊潰。
所以戰略撤退,在西夏、遼國當中,絕對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反而是一種智慧的體現。
寇季在瞭解了瓜州的戰事以後,詢問道:“我軍傷亡如何,損失重不重?”
將士喝了一口水,繼續道:“我軍傷亡不中,有步人甲護著,鐵鷂子不出的話,鮮有西夏兵馬能傷到我軍將士。
不過隨軍的民夫傷到了不少,糧食也被燒燬了不少。”
寇季眉頭微微一挑,一臉疑問。
將士見此,趕忙道:“西夏兵馬仗著騎兵的優勢,不斷的騷擾我軍押送輜重的隊伍。我軍兵馬多是步足,新編的兩支騎兵,也不是西夏兵馬的對手。
所以糧草被燒燬了許多,民夫傷亡了不少。”
寇季沉吟了一會兒道:“糧草方面,我會盡快派人給你們補足。戰事方面,我能說的不多。你回去告訴朱能、李昭亮二人,讓他們穩紮穩打,不必冒進。
沒有六成把握的情況下,謹慎出擊。
告訴他們,如今拿下了瓜州,局面已經開啟了。
朝廷縱然不讓我們拿下河西,也不可能了。
所以他們沒必要去冒險。
告訴他們,我們有的是時間,跟李元昊耗下去。
沒有必要跟李元昊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