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家兩代人,為我大宋鞠躬盡瘁。
朕不能苛待了功臣。”
滿朝文武聞言,齊齊出聲道:“官家聖明……”
官家出手挪走了寇季,他們不用得罪人,又能分配到河西最大的利益,他們當然覺得官家聖明。
王曾聽到趙禎的話,翻了個白眼。
他覺得趙禎說的那些話,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歸根結底,是趙禎不願意看著寇季久留在河西。
趙禎如今對朝堂上的很多大臣都不滿意,卻又沒有法子下狠手整治,所以想把寇季弄回來,幫他出壞主意。
王曾覺得,他不能任由趙禎一意孤行,當即奏道:“官家,河西之地的人,已經習慣了寇吏部管束,如今河西初定,還需要寇吏部統管。
為了避免產生動盪,寇吏部得暫時在河西留一段時間才行。
等到臣等將河西的一切政務梳理妥當,一切衙門分派完畢以後,再調寇吏部離開,才妥當。
官家若是覺得,改任寇吏部為河西安撫使,任期過長,可以暫任寇吏部為河西安撫使。
等到河西徹底平定以後,再擇人接替寇吏部也不遲。”
趙禎擰了擰眉頭,嘆氣道:“只能如此了嗎?”
王曾重重的點頭。
趙禎嘆氣一聲道:“寇家兩代人,為我大宋嘔心瀝血,朕卻不能讓他們共享天倫,是朕的過錯。”
王曾嘴角抽搐了一下,沒有說話。
他覺得,趙禎的話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大致是:朕對朝堂上的一些棒槌,很不滿意。可惜寇季還不能回來,朕姑且忍忍。
趙禎的話音落地,呂夷簡沉吟道:“那就命寇季暫代河西安撫使一職?”
“附議……”
“附議……”
“……”
滿朝文武心不甘情不願的附議。
河西的主官確認了以後,後面的尚談,就簡單了許多。
經過滿朝文武一天的商討,河西有功將士的封賞,也逐漸定下。
……
權吏曹尚書寇季,暫代河西安撫使一職,加吏部尚書,進爵雍國公。
龍神二衛指揮使朱能,暫代河西道馬步軍總管一職,加兵部尚書,加雲麾將軍,進爵涼國郡公。(此處解釋一下,加官皆是虛職,只領俸祿,不管事。就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而言,除了朝堂上站著的真正管事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外,歷朝的一些重臣,或者一些王爺之類的皇族,也會被加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兵部尚書李昭亮,暫代瓜州、肅州兩州團練使一職,加歸德將軍,加左武衛上將軍,進爵甘國郡公。
保塞軍節度使楊文廣,暫代甘、廊兩州團練使,進真定府路馬步軍副總管,加寧遠將軍,進爵武定侯。
……
此次朝廷的封賞,可以說是十分豐厚。
可以說是自從趙禎登基以來,手筆最豐厚,最大方的一次。
足足封賞了三公、一侯、十二伯、百位子。
大宋朝國公之列,侯爵之列,有多了四人。
大宋朝中級勳貴之列,多了十二人。
不僅有功的功臣們有封賞,他們的家人、祖宗,也相繼獲得了追封和封賞。
滿朝文武在商定完了封賞以後,看著那龐大的封賞名單,羨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