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起能征善戰,楊某不如元山首領良多。”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你們兩個別自吹自擂了,大家又不是什麼外人。”
此話一出,楊文廣、張元二人皆愕然的看向寇季。
寇季笑著道:“元山部跟我大宋,乃是盟友,我跟元山首領也曾歃血為盟。細細算下來,我跟元山首領,也能互稱一聲兄弟。
既然是兄弟,那就是自己人,自己人就別說那麼多客套話。”
楊文廣聞言,一臉恍然大悟。
他還真被寇季的話嚇了一跳。
他還以為寇季和元山首領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原來寇季是為了拉近跟元山部的關係,才如此說。
張元聽到了寇季的話,瞬間明白了寇季的心思,寇季這麼說,也是為了方便二人以後的解楚,當即他十分配合的道:“不錯……在旦山城,寇天使為了取信我元山部的族人,跟我歃血為盟。如今又派遣大軍,幫我元山部在西域拿下了立足之地。
我跟寇天使,雖然不是親兄弟,卻勝似親兄弟。”
楊文廣對於張元如此拾取,很滿意,非常滿意。
大宋能多一個如同忠犬一樣的盟友,他在裡面可是居功甚偉的,以後回到了朝堂上,論起了功勞,那也是大功一件。
若是以後元山部再幫大宋建功立業,那也有他一份隱性的功勞在。
三人又互相寒暄了幾句。
寇季開門見山的道:“元山部如今在西域立足,可願意遣使,前往汴京城,向我大宋皇帝陛下,遞交國書,表示臣服。”
張元單手錘胸,十分鄭重的道:“元山代表元山部,願意向天朝表示臣服。”
寇季點點頭,“如此甚好。”
之前元山部沒有在西域立足,寇季和張元的一切協議,皆是口頭協議。
如今元山部在西域站穩了腳跟,那麼就需要向大宋遞交國書,簽訂正式的盟約。
該守的規矩還是要守的,該走的過程也要走。
確認了元山部願意真心臣服大宋以後,寇季很多話就能很方便的往外說了,“元山首領準備和青塘締結盟約,請我大宋做見證,不知道元山部和青塘,準備締結怎樣的盟約。”
張元鄭重的道:“互為兄弟之邦,開通邊市,互相不得攻伐。”
寇季略微愣了愣,一臉若有所思的神情。
青塘作為西域一強,在跟元山部締結盟約的時候,並沒有要求元山部上貢,也有流露出吞併元山部的野心,著實讓寇季感覺到意外。
若是寇季身處青塘,一定會毫不猶豫的脅迫元山部,讓元山部向青塘上貢。
國與國之間,勢力與勢力之間,最適用的就是叢林法則。
青塘一反常態的對元山部流露出友好的姿態,是有所顧慮,還是說另有目的?
張元眼見寇季陷入到了沉思,就低聲道:“寇天使,不知道我元山部的兩千多勇士,您何時歸還?”
寇季略微一愣,思量了一下,聽懂了張元話裡的意思。
張元口中了兩千多元山部的勇士,也就是巡馬衛將士,此次在西域諸多戰場中,大放異彩。
西域能比得上他們的悍卒,寥寥無幾。
青塘大概是在顧忌元山部的兩千多勇士。
準確的說是兩千披著重甲的元山部勇士。
兩千手握火槍的元山部勇士。
若是元山部勇士手裡沒有重甲、火槍,那青塘還會對元山部流露出善意?
重甲、火槍,才是決定青塘對元山部態度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