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不問、不聽、不看。
趙禎就像是沒看到彈劾魏王府一脈的奏摺一樣。
朝臣們問起,他也顧左右而言他。
被朝臣們問煩了,他也學起了寇季,開始裝病。
趙禎的舉動,讓滿朝文武都覺得,趙禎是在維護魏王府一脈。
一些有心人,藉著趙禎的舉動,推測出了另一件事。
趙禎似乎對魏王府一脈得到了一字交子鋪的份子,並不反感。
於是乎。
魏王府一脈的人更加跋扈了。
狀告孟惟仲的夫婦二人,被人在夜間縱火給燒死了。
沒了苦主。
加上有魏王府一脈的人從中周旋。
孟惟仲被告的案子,就算是不了了之了。
百姓們以為一切都結束了。
有心人們卻發現,一切才剛剛開始。
高處恭、石元孫、潘惟吉三人,也顧不得曹家是不是在背後準備做黃雀了,開始赤膊上陣。
石元孫領著大鹽商的族兄,兵部員外郎,衝到了朝堂上,為其叫屈。
言稱,兵部員外郎,是他父親的舊部,如今受了委屈,他不得不管。
高處恭也帶著那位蟄居多年的伯爺,到了朝堂上叫屈。
他們發動了依附在他們門下的武勳,在朝堂上義憤填膺的聲討魏王府一脈。
魏王府一脈覺得趙禎在背後偏向著他們,自然不甘示弱。
雙方在朝堂上,掀起了一場罵戰。
吵吵鬧鬧聲,持續了整整一日。
最後在趙禎暴怒的喝斥聲中,才偃旗息鼓。
高處恭等人在朝堂上沒有討回公道,就開始在朝堂外下黑手。
雙方開始互相揭短,互相彈劾對方門下的官員。
第一位倒在雙方爭鬥下的人是劉平。
劉平是奏請趙禎召回魏王府一脈的中堅力量。
自然被高處恭等人當成了是魏王府一脈的人。
於是乎,高處恭等人,集中了所有的火力,栽贓陷害、下黑手。
劉平最終被冠上了十二項罪名,罷黜了官爵,送到了刑部大牢裡,坐等明年的秋決。
當劉平被判秋決的時候。
一直在看熱鬧的很多人都坐不住了。
首先坐不住的,就是御史臺的文臣。